"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甘草次酸液体制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附件)

2021-06-01 22:3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的 甘草次酸为一种优良的消炎成分,常用作高端化妆品的抗炎功效成分,其难溶性制约其实际应用,本文旨在探索甘草次酸液体制制备以增强甘草次酸的水溶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甘草次酸-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率、收率及甘草次酸含量的综合考察为评价指标,使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采用紫外光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及分析评价。结果 甘草次酸-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优工艺为配料比(β-CD:GA(g/g))6.45:1,包合温度70℃,包合时间2 h,搅拌速度500 r/min,包合率66.29%。结论 饱和水溶液法可用于制备甘草次酸-β-环糊精包合物,可改善甘草次酸的水溶性。本文结论仍待进一步研究。关键词 甘草次酸,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响应面法
目 录
1 引言1
1.1 β环糊精2
1.2 甘草次酸2
1.3 难溶药物液体制剂制备工艺4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6
2 实验部分6
2.1 实验设备和试剂药品6
2.2 实验方法8
2.3 甘草次酸含量测定方法9
2.4 包合工艺的优化9
3 结果与讨论11
3.1 甘草次酸标准曲线11
3.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12
3.3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15
结论 22
致谢 13
参考文献24
1 引言
甘草,一味重要的传统中药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广泛应用在中医药、食品、功能甜味剂、化妆品等领域,如下图1所示。甘草的功用包括降火解毒、止咳化痰、缓解痉挛等。甘草宜生长在干燥的气候下,日照长,温度低。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为甘草中的主要糖苷类(Glycosides)活性成分,糖苷经酸水解、酶水解、微生物代谢转化脱掉两分子的葡萄醛酸得到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1],具有拮抗炎症、拮抗霉菌、抗癌抗肿瘤、抗氧化等广泛的生理活性作用。依据其母核的手性C18位的构型不同,GA拥有18αGA、18βGA这两种光学异构体,构型如下图2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所示,后者的药理活性较强[2]。甘草次酸在水中溶解度低,这就导致了其生物利用度低下的不足,GA在医药及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也因此受到极大地制约,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本课题以β环糊精为载体,GA为活性药物,制备甘草次酸包合物以制成甘草次酸液体制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
图1 甘草药材
/
图2 甘草次酸两种异构体
1.1 β环糊精
β环糊精(BetaCyclodextrin,βCD),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是一种新型的分子包裹材料,又有环七糖、环麦芽七糖等的别称,如下图3所示。β环糊精可以由淀粉先糊化,而后经微生物产生的环状葡萄糖基转移酶的作用,再经脱色、结晶、分离等操作制得。β环糊精可在化工及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可应用于分离有机化合物,可应用于有机合成等方面,也可在加工及生产中作为医药辅料、食品添加剂(如稳定剂、加工助剂)等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一些不具备较好生物相容性的或不具备较高溶解度的药物分子,与天然环糊精和修饰环糊精经过某些特殊的工艺结合在一起,制备成包结复合物。此种方法既能够增加该类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也能起到缓释药物、保温防潮的作用,还具有掩蔽或去除异味等其它作用。
/
图3 β环糊精结构
常温下的β环糊精呈性质稳定的结晶态的固体粉末,颜色为白色,并且在水中较容易结晶。通常情况下,在室温下βCD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85 %,相对比较不高,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中。βCD本身无臭,味道稍甜,其熔点在290 ~ 305 ℃之间。环糊精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特点,吸湿性一般,但易于形成稳定的水合物。β环糊精在碱性水溶液中性质较为稳定。
1.2 甘草次酸
1.2.1 甘草次酸的研究进展
据有关文献报道,许多研究人员对甘草次酸的研究已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为了解决临床上因大量使用GA而产生的类醛固酮增多症的副作用、动物甲状腺的中度抑制作用、代谢率降低、水溶性差以及高浓度GA对细胞产生毒性等不良效果,国内外研究人员及有关学者已经在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和改造投入了大量精力,为改善GA的溶解性、吸收性、生物利用度等,成功设计出了一系列甘草次酸衍生物,并设法制备成合适的剂型,可供医药界作为药物进行筛选应用。其发展可用于改造化学结构、调和诸药作用、降低毒副反应、癌症肿瘤的治疗、炎症的治疗等,在食品、药品、化妆品、日用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及发展也在不断拓展。甘草次酸因具有高效安全、低不良反应等的诸多优点而愈来愈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多效应用的新型药物。
1.2.2 甘草次酸的药理作用
甘草次酸是甘草酸体内代谢后的真实药理学活性物质,其药理作用被深入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具有抗炎及免疫作用、抗癌及抗肿瘤作用、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抑菌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镇痛作用、抗胆碱、抗心律失常、抗缺氧作用等药理活性作用。
甘草次酸具有抗炎及增强免疫作用。靳如芳等人的探究证明GA及其衍生物TY501对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董方圆、王杰军论述了GA及其衍生物通过多靶点的直接抑制作用或增强类固醇激素活性等间接抑制作用的机理发挥抗炎作用[4]。方鉴利用GA诱导小鼠巨噬细胞TLR4表达,上调下游信号分子发现,常规情况下GA可以增强免疫反应进;炎症反应情况下,GA可以抑制过激炎症反应[5]。
甘草次酸具有抗癌、抗肿瘤作用。郑大成设计合成了12个以GA为原料的甘草次酸类衍生物作为靶向载体,这是利用其肝组织具有的靶向性的,而后与抗癌药顺铂及抗癌药环磷酰胺的体内活性代谢产物偶连,制备出4个抗癌复合物且进行化学结构鉴定及理化性质研究,并对部分复合物进行体外抗癌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8αGA和甘草次酸磷酰氮芥偶联物在中高浓度(浓度在5 ~500 μg/mL以内)时,对BEL7402肿瘤细胞的增殖显示出了较强的抑制功能,与顺铂具有类似的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6]。类似地,木合布力•阿布力孜等推断GA类化合物的构型转化以及与抗癌基团偶联,或可提高其抗癌能力,这是因为通过设计实验发现18αGA和18α甘甲磷氮芥在中高浓度时,对癌症因子的抑制活性与顺铂的抑制作用较类似[7]。高苗苗的研究得到,多药耐药性的人的肝癌Bel7402细胞能够较为敏感地对GA类及甘草查尔酮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做出反应,而且GA分子中C18βH的构型转化、C3或C30位与抗癌药物偶联能够使先导化合物GA的抗癌活性有显著的提高[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6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