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多糖纯化组分的初步结构鉴定研究(附件)
目 录
1 引言 1
1.1 多糖理化及初步结构研究方法概论 1
1.2 多糖的基本性质鉴定研究 1
1.3 多糖初步结构鉴定研究 2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4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4
2.2 课题研究的内容 4
2.2.1 多糖的基本性质鉴定 4
2.2.2 多糖的初步结构鉴定 4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4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
3.1.2 实验仪器 5
3.2 实验方法 6
3.2.1 铁皮石斛纯化多糖的制备 6
3.2.2 多糖组分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7
3.2.3 多糖组分初步结构鉴定研究 8
4 结果与分析 10
4.1 基本理化性质鉴定结果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0
4.1.1 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10
4.1.2 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11
4.1.3 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12
4.2 初步结构鉴定结果 13
4.2.1 多糖组分分析 13
4.2.2 多糖结构分析 14
4.2.3 紫外光谱分析 17
4.2.4 红外光谱分析 17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引言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干燥茎[1],因表皮呈绿色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是传统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在民间一直都有“救命仙草”的称号,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神农本草》将它列为上品,成书于1000多年前的《道藏》尊其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民间将铁皮石斛称为“救命仙草”、“寸金草”。多糖是铁皮石斛的主要成分。研究发现,多糖的活性与其自身的结构及化学基团关系密切,因此,多糖的性质鉴定和结构解析是多糖的修饰及构效关系的前提。为此,本文旨在对铁皮石斛多糖纯化组分的初步结构鉴定进行研究。
1.1 多糖理化及初步结构研究方法概况
多糖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是继核酸及蛋白质后的又一类生物信息大分子[2]。据研究表明,糖类不仅广泛参与到各种生命活动中,而且还可以起到抗肿瘤、抗氧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控制血糖等作用。多糖的结构关系着其生物活性,其结构的改变常常伴随着生物活性的变化。多糖的糖苷键类型、单糖的组成、官能团以及高级结构的改变都会影响其生物活性[3]。因此,对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鉴定,对其结构进行解析非常重要。
1.2 多糖的基本性质鉴定研究
1.2.1 总糖含量测定
总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化学法、红外光谱法(IR)、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色谱法(TLC)等[4]。其中常采用化学法对总糖的含量进行测定,主要包括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DNS法。其中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又最为常用,何火聪[5]等就采用这两种方法对仙人掌中的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从回收率、方法精密度标准偏差、相对误差以及糖含量来看,采用苯酚硫酸法的结果比较稳定。
1.2.2 蛋白质含量测定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其原理是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结合形成蓝色复合物。王圆[7]对红豆杉多糖HDS1进行了考马斯亮蓝染色反应,结果呈阳性,表明其是一种蛋白多糖。汪艳群[8]也是用过该法对五味子多糖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
1.2.3 糖醛酸含量测定
糖醛酸含量测定采用硫酸咔唑法[11],其原理是多糖经过水解可生成己糖醛酸,在硫酸中与咔唑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其呈色的强度与己糖醛酸的含量成正比。王文平[12]等硫酸咔唑法对野木瓜多糖中的糖醛酸进行含量测定,在波长523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结果表明标准半乳糖醛酸的浓度在1.6716.67 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3 多糖初步结构鉴定研究
1.3.1 多糖组分分析
测定多糖链中单糖的组成,常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纸色谱法(P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1)气相色谱法(GC)[14],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对易挥发而不发生分解的化合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色谱技术,但是多糖本身不具挥发性,因此在进行GC前需要先进行衍生化,成为具有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多糖衍生物。其用于测定糖类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强及测试速度快。朱影[15]用GC对雪灵芝多糖的单糖组分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多糖样品的水解在气相色谱的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水解的效果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多糖中含量较少的单糖测定。
(2)薄层色谱法(TLC)[16],是一种微量并且快速的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多糖完全水解后的单糖组成在常规实验室就可以完成。叶姜瑜[17]等采用TLC鉴定紫芝多糖中的组分,得出水溶性紫芝多糖是由甘露糖、木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一种杂多糖,并同其他文献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刘菊香[18]等也曾采用该法对木蹄层孔菌多糖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木蹄菌多糖是由半乳糖聚合而成的。TLC虽然可以初步判断多糖中的单糖组分,而且操作简单,但是它的灵敏度较低,多糖水解后由于水解单糖的极性相近,会使样品中含量少的单糖出现斑点模糊不清的现象。因此,该法只适合于定性分析单糖组成较为简单的多糖,而GC 法却能进一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并且得到各单糖的摩尔比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6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