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响应面法优化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

2022-03-09 22: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为探讨百合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本文选用贵州百合为原料,以百合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百合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的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对百合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实验设计,并创建相关模型,从而得到优化方案。其中对结果的影响显著性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优化方案为超声波提取时间38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9g/ml。在此条件下进行工艺验证,得到百合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9.1294%,与理论预测值9.1260%较为接近。该结果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百合多糖的提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目 录
1 绪论 1
1.1 百合概况 1
1.2 百合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1 多糖类 1
1.2.2 甾体皂苷类 1
1.2.3 酚酸甘油酯类 2
1.2.4 生物碱类 2
1.2.5 苯丙素类 2
1.2.6 黄酮类 2
1.2.7 氨基酸及磷脂类 2
1.2.8 其他类 3
1.3 百合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3
1.3.1 止咳祛痰和镇静催眠作用 3
1.3.2 抗肿瘤作用 3
1.3.3 抗抑郁作用 3
1.3.4 抗炎作用 3
1.3.5 降血糖 4
1.3.6 抗疲劳作用 4
1.4 百合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4
1. 5 题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5
2 实验部分 7
2.1 仪器与试药 7
2.1.1 药材与试药 7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百合多糖的提取路线 7
2.2.2百合多糖的含量测定 7
2.2.3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2.4 百合多糖提取工艺的方法 8
2.2.5 工艺验证实验 9
2.3单因素实验结果 10
2.3.1 超声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响情况 10
2.3.2 超声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情况 10
2.3.3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情况 11
2.4 响应面法对百合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11
2.4.1因素水平的选择及实验设计 11
2.4.2 响应面数值分析结果 12
2.5 响应面分析 14
2.5.1超声提取时间与提取温度的三维曲面图和等高线 14
2.5.2超声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三维曲面图于等高线 14
2.5.3超声提取温度与料液比的三维曲面图和等高线 15
2.6 响应面法优化百合多糖提取工艺的结果 15
3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1 绪论
1.1 百合概况
百合是百合科中的百合属植物,别名强蜀、山丹、药百合、倒仙、重迈、中庭、百合蒜等[1]。在秋季和冬季进行采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杂交的百合新品种不断涌现出来,例如亚洲百合、火百合以及香水百合等。百合性味甘且寒,具有良好润肺止咳、安神养心的功效。其药用部位主要为百合鳞茎的鳞叶部分。人们经常将百合用于阴虚久咳,虚烦惊悸,精神恍惚,痈肿,湿疮等的不良症状。
1.2 百合的化学成分研究
百合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在临床用药中也属于常见药物,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百合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其中以多糖类成分和甾体皂苷类成分为多。
1.2.1 多糖类
黄玉龙等[2]通过对兰州百合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经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后,发现提取物质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吸收峰,由此发现兰州百合具有LPSM、LPSC以及LPSCE这三种百合多糖。李化强等[3]利用超声波辅助法对龙牙百合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蒽酮硫酸法对提取出的百合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龙牙百合中粗多糖和精制糖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6.57%和11.51%。陈志刚等[4]从宜兴百合中提取并分离纯化出LLPS1、LLPS2以及LLPS3三种多糖成分,通过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对三种多糖进行测定,最后结果显示,这三种百合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350.5KD、403.3KD和146.2KD。
1.2.2 甾体皂苷类
苷类是一类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百合中也含有丰富的苷类。主要存在形式为甾体皂苷,甾体皂甙在天然化学研究中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刘鹏等[5]报道,由于苷元结构存在差异性,以此将其分成了四个类型,分别为:①螺甾烷醇型;②异甾烷醇型;③变形螺甾烷醇型;④呋甾烷醇型。罗林明等[6]报道,目前已从百合鳞茎中发现约82个甾体皂苷类的化合物,通过研究表明,这些甾体皂苷类成分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例如:良好的抗肿瘤、抗菌以及降血糖等多种药效。
1.2.3 酚酸甘油酯类
百合味苦的主要原因是百合中含有酚酸甘油酯物质。周中流等[7]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波普的分析方法对卷丹的鳞茎部分进行分离以及结构鉴定,结果从卷丹中得到了咖啡酰基甘油酯。
1.2.4 生物碱类
在20世纪中叶,国外研究者通过对百合植物的种子以及其球茎的萃取和分离,得到了秋水仙碱,这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晶体的植物碱,且具有毒性。目前秋水仙碱主要用于痛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止痛和消炎效果,这与秋水仙碱跟微管蛋白结合能力有关。而后,许多国内外学者又从百合鳞茎中分离得到了小檗碱、黄酮类生物碱、甾体生物碱、吡咯啉类生物碱、澳洲茄边碱等生物碱。胡文彦等[8]为从卷丹中分离小檗碱成分,采用色谱法对该生物碱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该成果也是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发现得到。李红娟[9]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并采用硅胶柱层析和氧化铝层析法从卷丹鳞茎中分离得到β光秋水仙碱成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6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