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加工工艺菊花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2021-01-05 14: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检测并比较不同加工工艺对菊花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主要采用体外抗氧化模型-DPPH法对不同加工工艺的菊花水提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和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加工工艺的菊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与硫磺熏蒸法加工的菊花相比,热风干燥法加工的杭白菊抗氧化活性较好。本文建立的菊花抗氧化活性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对不同加工工艺菊花的抗氧化活性的检测。关健词:不同加工工艺菊花;抗氧化活性;DPPHAbstract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hrysanthemum which were processed by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mehod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water extracts of Chrysanthemum processed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by using DPPH. The sample processed by the hot-air dring had much strong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han the sample processed by the sulfur fumig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was simple, accurate, reliable, reproducible, and which can be used for evaluating and detecting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hrysanthemum processed by dofferent methods.Keywords: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 Chrysanthemum;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DPPH1 概述1.1 选题背景............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ting and detecting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hrysanthemum processed by dofferent methods.Keywords: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 Chrysanthemum;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DPPH1 概述1.1 选题背景.................................................................................................... 11.2 不同菊花品种概述 11.2.1 杭菊 11.2.2贡菊 21.2.3亳菊 21.2.4滁菊 21.2.5怀菊 21.3 菊花的主要加工方法 21.3.1杭菊 21.3.2贡菊 31.3.3亳菊 31.3.4滁菊 31.3.5怀菊 31.4 化学成分 31.4.1黄酮类化合物 31.4.2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 41.4.3挥发油 41.4.4氨基酸 41.4.5微量元素 41.4.6其它类成分 41.5 药理作用 51.5.1 抗炎作用 51.5.2 抗病毒作用 51.5.3 抗寄生虫作用 51.5.4 抗菌作用 51.5.5 抗氧化作用 51.5.6 抗肿瘤作用 51.5.7 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61.6 硫磺熏蒸法加工中药材的应用现状 61.6.1 硫磺熏蒸在中药材加工中的应用 61.6.2 硫磺熏蒸中药材的目的 71.6.3 硫磺熏菊花的研究 71.7 抗氧化性研究 81.7.1 FRAP 81.7.2 ABTS 91.7.3 DPPH 91.7.4 DCFH-DA 91.7.5 TOSC 102 实验部分2.1 材料 112.1.1 实验仪器 112.1.2 试剂及药材 112.2 方法 112.2.1工作液的配制 112.2.2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112.2.3样品的测定 112.3 结果与讨论 122.3.1 不同提取时间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2.3.2 不同提取温度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2.3.3 不同料液比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2.3.4 不同加工工艺菊花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 概述1.1选题背景菊花为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又称为节华[1],其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和栽培历史,其地理分布较为宽广,北起河北安国(北纬38.4度),南至安徽歙县(北纬29.8度),西起四川中江(东经104.6度),东至浙江桐乡(东经120.5度),南北夸纬度8.6度,东西越经度15.9度,再加上其生长的环境有平原、丘陵及山区的不同,这些都使菊花采收时间、加工季节的气温、光照、湿度有很大的差异,对菊花的产地加工及干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再加上,不同产地经长期的栽培实践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地加工方法,这也为道地菊花药材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其主含挥发油类、黄酮类、酚酸类、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菊花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等药理活性。杭白菊为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也为著名的茶药两用佳品。其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有阴干、晒干、蒸制、硫磺熏蒸、烘房干燥等,但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的主要产地加工方法为热风干燥法和硫磺熏蒸法。热风干燥法是在传统的蒸晒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简单易行,并可进行大规模生产。但硫磺熏蒸这种加工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的滥用,可能会引起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改变和损失。有研究发现,不同加工工艺对杭白菊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比如,经硫磺熏蒸后,菊花中的奎宁酸类成分含量显著减少;黄酮类成分可相互转化等[2]。但有关杭白菊茶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甚少;同时有实验研究发现,菊花中的奎宁酸类、黄酮类成分是其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但不同加工工艺对杭白菊中的奎宁酸类、黄酮类成分这两种成分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体外抗氧化模型对不同加工工艺菊花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为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菊花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1.2菊花品种概述1.2.1杭菊 杭菊亦名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怀菊,都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具有很高药用价值,《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3]。”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4]”。杭白菊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可代茶饮用,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经常饮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的作用。1.2.2贡菊贡菊又名徽菊,与滁菊、亳菊和杭白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其采摘于黄山山脉,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对抗感冒、抗病毒、目赤肿痛、高血压等都有一定治疗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维生素A含量丰富,对舒缓视力疲劳有较好的作用。菊花茶还能醒脑提神、明亮双目的疗效。1.2.3亳菊亳(bó)菊产于安徽亳州,阴干入药。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亳菊一是观赏价值很高,其多为类白色或黄白色,适合作为观赏植物大面积种植;二是经济价值可观,正常情况下,每亩可收入4300元左右,比种植其它农作物利润相对较高。1.2.4滁菊滁菊主要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头,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1.2.5怀菊怀菊地处于北纬34°48′~35°30′,东经112°02′~113°38′,主产于焦作市行政辖区的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博爱县、修武县等地。同滁菊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但服用怀菊可能引起过敏,因此饮本品时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服。1.3菊花的主要加工方法菊花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菊花有其不同的加工方法,现分述如下:1.3.1杭菊将采摘下的花朵放于竹帘上在太阳下晾晒2个小时,然后放入蒸笼内蒸3-5分钟,至笼有气冒出即可。然后摊于竹帘上用太阳晒干。初晒时不能翻动,晚上收花时平放于室内避免挤压,晒2天后翻1次,再晒3-4天,基本干燥后收起放数天回潮,再晒l-2天,至花心完全变硬即为干燥。1.3.2贡菊其主要采用烘干法:将采回的菊花,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木炭或无烟煤在无烟的条件进行烘干,烘房内温度控制在45-50℃之间,烘时将花薄摊于竹帘上,当第1轮烘至九成干时,再转入第2轮,温度设为30-40℃,当花色烘至象牙白色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此法加工出的贡菊清香、色鲜洁白,质优。1.3.3亳菊将采收时扎成小把的菊花,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不能暴晒,否则香气差,晾至八成干,将花摘下,用硫磺熏白,熏后摊开晒l天可足干,然后装入用牛皮纸衬的木箱,一层菊花一层纸,压实贮藏。1.3.4滁菊花采后,阴干,用硫磺熏白,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状,再晒至全干即成,晒时忌用手翻动,可用竹筷轻轻翻动。1.3.5怀菊采回的花置搭好的架子上经l-2个月阴干下架,下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散花。将收起的菊花,用清水喷洒均匀,每l00千克用水3-4千克,使花湿润,用硫磺2千克熏8小时左右,花色洁白即可。1.4化学成分 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6-7]。1.4.1黄酮类化合物从菊花中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香叶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棉花皮素五甲醚、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橙皮素、刺槐素、橙皮苷、刺槐苷、金合欢素-7-O-β-D-半乳糖苷、芹菜素-7-O-β-D-半乳糖苷、4-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等[8]。1.4.2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胡立宏等从杭白菊中分离得到5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6β,22α-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棕榈酸16β、28-二羟基羽扇醇酯、棕榈酸16β-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假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9]。Motohiko Ukiya等学者从菊花中分得一系列三萜二醇、三萜三醇及它们酯类化合物,其中从菊花提取物正已烷部位分离得到32个3-O-脂肪酸酯三萜类化合物,包括棕榈酸酯、肉豆蔻酸酯、月桂酸酯;从非皂苷的脂溶性部位得到24个三萜烯二醇和三醇,包括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型、蒲公英烷型。1.4.3挥发油菊花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主要有菊油环酮、菊醇、龙脑、单龙脑钛酸酯、乙酸龙脑酯。中外学者对不同品种菊花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品种间差别极大。有研究发现对不同产地四种菊花:即亳菊、怀菊、滁菊和杭菊中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滁菊中含量高;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类成分。黄保民[10]等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怀菊花及大怀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从怀菊花挥发油中鉴定了40个化合物,从大怀菊中鉴定了27个化合物。1.4.4氨基酸菊花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即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各种氨基酸在不同菊花中的含量有一点差异,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1.4.5微量元素不同产地的菊花,均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即,铜、铁、锌、钴、锰、锶、硒。黄菊中铜、锌、钴的含量较高;贡菊和毫菊含大量铁,而滁菊硒含量甚高。1.4.6其它类成分除上述成分外,从菊花中还分得正戊基甲糖苷、咖啡酸丁酯和乙酯、氯原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等。1.5药理作用1.5.1 抗炎作用 早在1950年,有实验发现菊花提取物能影响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从而具有抗炎作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经研究发现从菊花中分离得到三萜烯二醇、三醇及其相应的棕榈酸酯和肉豆蔻酸脂对由12-O-十四酰大戟二萜醇-13-酰(TPA)对实验性小鼠耳水肿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11]。1.5.2抗病毒作用 国外研究发现,菊花对(HSV-1)病毒、骨髓灰质炎和麻殇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对流感病毒(PR8株)也有抑制作用。另外,菊花具有抗艾滋病作用,能抑制逆转录酶和HIV复制的活性,从其中分离得到的金合欢素-7-O- β-D-吡喃半乳糖苷是抗HIV的新活性成分,且毒性相当低。1.5.3抗寄生虫作用研究表明,毫菊乙醇提取物及氯仿分离物能明显抑制红内期症原虫的生长发育,毫菊乙酸乙脂提取物能抑制恶性症原虫的生长。1.5.4抗菌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菊花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谈宇武[12]等发现,鲜菊花水煎剂对革兰阳性菌(金葡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升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1.5.5抗氧化作用张而贤等[13]在研究菊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中,发现,菊花黄酮等类化合物有清除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另有研究表明,菊花水提液能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减轻超氧阴离子对生物膜的损伤,延缓衰老进程。还有报道认为,菊花水提物中的效成分是自由基清除剂、活性氧清除剂和金属整合物。1.5.6抗肿瘤作用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烯醇类对小鼠皮肤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15个三商烯二醇及三醇对由TPA诱发产生的BV2EA早期抗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个化合物对常见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肾癌、卵巢癌、脑癌、白血病等60种人类肿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发现化合物amidiol对白血病HL260细胞具有极其显著的细胞毒活性[14]。1.5.7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菊花水煎剂能抑制大鼠肝微粒体中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力,激活胆固醇7a-羟化酶,起到加快胆固醇代谢的作用。菊花提取物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升高有明显改善作用,对于正常的基础饲料组大鼠,菊花提取物能保持血清总胆固醇基本不变,而提高有保护作用的HDL浓度,降低有危害作用的LDL浓度。1.6硫磺熏蒸法加工中药材的应用现状1.6.1硫磺熏蒸在中药材加工中的应用硫磺熏蒸主要用于难于干燥的中药材,使其便于药材干燥和保存,常用于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储存和运输。也有用于饮片的炮制加工环节。按照传统的中药材加工炮制方法,只有少量药材在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法加工如:山药、葛根、玉竹、天花粉、贝母等。这些中药材经硫磺熏制后,既可以保留住水分,又可以有效防止发霉变质。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硫磺熏蒸过程所产生的漂白作用,使中药材可以变白,色泽更加美观。可见,经过硫磺熏蒸的药材,可以以次充好,其诱人的外观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15]。当今采用硫熏加工中药越来越普遍,据统计在贮藏过程中需要采用硫熏的药材有65种,依据其药用部位或类别分为:粉性足的药材包括根及根茎类40个;果实、种子类14个;花类1个;茎木皮类1个;动物性药材9个;在产地加工中需要硫熏的药材有29种[16],多为富含淀粉的药材,富含蛋白质的动物类药材及富含香味的花类药材。在贮藏中使用硫磺杀虫、防虫的中药材更多[17]。目前市场上很多的根茎类药材在加工过程中都曾用硫磺熏制过,因为其能延长存储时间,使用大量硫磺来熏制中药材,不但色泽鲜艳好看,同时由于在熏制中需要用到水,能使药材增重,使商贩因此获利。经硫磺熏制后中药材气味有改变,闻起来明显发酸,尤其是在刚打开包装的时候,能闻到明显甚至刺鼻的酸味。而且,经硫磺熏制的中药材色泽有所改变,那些白得异常,或是颜色特别鲜艳的中药材往往是经硫磺熏过的。菊花经硫熏后的变化:用硫磺熏蒸过的菊花看上去又大又白,但是一经冲泡马上就会变成绿色而且茶水也特别绿,口感还有点呛。这是由于菊花表面附着大量的二氧化硫,会刺激咽喉黏膜,长期服用更会危害人体健康[18]。如何面对并解决中药材用硫磺熏蒸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1.6.2硫磺熏蒸中药材的目的用硫磺熏蒸药材有四方面作用:(1)防虫,可杀死或者抑制附在药材上的螨虫和虫卵;(2)防霉、防腐,可杀死或者抑制附在药材上的霉菌;(3)起“美容”的作用,硫磺可把药材表皮漂白,看起来较新鲜。(4)延长保存期,用硫磺熏蒸药材(如党参)后,水分可达20%-30%而外表不发霉;但是,硫磺熏蒸或浸泡中药材的加工方法,会导致药材残留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 (5)主要还是“利”字在作怪。用硫磺熏蒸药材虽然自古就有,并流传至今,但现在我国药典已明文禁止用硫磺熏蒸药材。我国目前对中草药材的现行标准中没有对所有药材进行水分控制,部分不法商人用硫磺熏蒸药材(如党参)后,水分可达20%-30%而外表不发霉, 延长保存期,可获得更多的利润(一般不经硫磺熏蒸的药材水分超过15%,即容易长霉、霉烂变质等),因此起获利作用。1.6.3硫磺熏菊花的研究 经过本实验对硫熏前后菊花的外观性状进行比较,发现硫熏前后菊花的外观性状差别较大。菊花干品均体轻,质柔润,松脆;未经硫熏的菊花,气清香,味甘,微苦;但经硫磺熏蒸后的菊花,均具有较重的硫磺味;且泡茶后颜色及气味也有较大差别[19]。 有关硫磺熏对菊花化学成分的影响也有一些报道。小亳菊硫熏后,通过二维GC-MS比较,显示其挥发油成分显著减少,挥发油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20],部分倍半萜类化合物的转化如图1.1所示。硫熏后祁菊的木犀草素及总黄酮含量明显降低,而绿原酸含量升高[21]。采用ICP-AES法,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中铜、贡、铅、铁、铝、镉、锰、钴、锌、硫等元素进行检测,发现硫熏后菊花中硫、砷元素含量增多,铜元素含量减少[22]。图1.1 菊花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在硫熏过程中的变化以上是有关硫熏后菊花化学成分变化,但有关不同加工工艺对菊花药理活性的影响有必要做较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对不同加工工艺(硫熏前后)菊花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为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菊花的抗氧化活性提供理论依据。1.7 抗氧化模型的概述1.7.1 FRAP其是利用TPTZ在低的PH的溶液中,TPTZ可被抗氧化剂还原为二价铁,呈蓝色,并在593 nm处有最大吸收的原理。测定样品及阳性对照品在593 nm处吸光度,结果以TROBX浓度表示。当C(Trobx)=25-400μ mol· L-1时,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TPTZ工作液由0.3mol· L-1醋酸钠缓冲液(PH3.6),10 mmol· L-1 TPTZ溶液,20 mmol· L-1 FeCL3· 6H2O溶液组成,三者按顺序体积比为10:1:1,TPTZ工作液需要新鲜制备,使用前将三种储备液按上述体积比混合。取各供试品溶液,适当稀释后移液枪取0.2 mL,加入FRAP工作液3.8 mL,混匀反应30 min,于593 nm处读取吸光度。以FeSO4为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求回归方程,样品的抗氧化能力以FRAP值表示:1FRAP单位=1 mmol· L-1FeSO4即样品的抗氧化能力相当于FeSO4的1 mmol· L-1数[23]。1.7.2 ABTSABTS自由基甲醇溶液在734 nm处有最大吸收,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加入样品后,其在734 nm处吸光度的下降来表示其对ABTS自由基清除的能力。将7 mmol· L-1的ABTS与2.45 mmol· L-1的过硫酸钾溶液等体积混匀,室温避光放置16 h,成ABTS储备液。使用前用甲醇或者无水乙醇稀释至吸光度为0.7+0.002得ABTS工作液。取2.85 mLABTS工作也与0.15 mL不同浓度供试品溶液混匀,室温反应10 min后迅速于734 nm处测定吸光度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ABTS清除率:ABTS清除率=[1-(D-D1)]/D0×100%,D为供试液0.15 mL+ABTS 2.85 mL的吸光度值;D1为供试液0.15 mL+ABTS空白溶剂2.85 mL的吸光度值;D0为空白溶剂0.15+ABTS 32.85 mL的吸光度值。1.7.3 DPPHDPPH法是1950年提出的,最初用于发现食物中的供氢体,后来广泛用于定量测定生物试样,酚类物质和食品的抗氧化能力。DPPH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其乙醇溶液是显紫色,在515 nm处有最大吸收。当有供氢能力的抗氧化剂存在时(如酚类),DPPH溶液的颜色变浅,吸光度值变小。根据吸光度的变化可测得抗氧化的活性。缺点:自由基为人工生产,非体内产生。自由基选择性强,不和只有一个羟基的芳香酸、无羟基的类黄酮反应。1.7.4 DCFH-DADCFH-DA(二氧荧光素二乙酸脂)法也是测定总的自由基清除能力,AAPH产生的过氧化自由基氧化DCFA-DA生成DCF。DCF有很强的荧光,在504 nm有吸收,因此可用荧光法或者分光光度法检测。1.7.5 TOSCTOSC(自由基清除能力)法是一种相当新的测量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此法是根据过氧自由基、过氧化氮或·OH将KMBA氧化成乙烯,生成的乙烯可用顶空气相色谱检测。在有抗氧化剂存在时,抗氧化剂与KMBA对过氧化自由基竞争反应,乙烯的形成被部分的抑制。2 实验部分2.1材料2.1.1 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北京普析通用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METTLER-XP-205)。2.1.2 试剂及药材DPPH (2, 2-diphenyl-1-picrylhydrazyl)(Alfa Aesar公司)。热风干燥及硫磺熏蒸杭白菊均于2015年购于杭白菊道地产区,经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雷国莲教授鉴定为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花蕾。2.2方法2.2.1 工作液的配制准确称取DPPH适量,用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200 μmol· L-1的储备液,即得。2.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分别取菊花粉末样品各0.2000 g(平行三份),精密称定,加入20 mL纯净水,超声处理30 min,过滤,将滤液用水稀释至一系列浓度,备用。2.2.3 样品的测定DPPH是一种以氮为中心的稳定自由基,其孤对电子在515 nm附近有较强的吸收[26-28],当有提供氢能力的抗氧化剂存在时,孤对电子被配对,从而吸收减弱或消失,而吸光度的减小程度与自由基被除的程度呈量化关系[28]。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参考文献[24-28],取2 mL 200 μmol· L-1DPPH溶液于2 mL供试品溶液室温反应30 min,并于517 nm处测定混合液的吸光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DPPH清除率:清除率 (%) = [1-(Ai-Aj)/A0]×100% [a],其中供试品的清除自由基能力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表示。公式中,Ai为2 mL 200 μmol· L-1 DPPH乙醇溶液 + 2 mL 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Aj为2 mL 无水乙醇溶液 + 2 mL 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A0为2 mL 200 μmol· L-1 DPPH乙醇溶液 + 2 mL空白试剂的吸光度。2.3结果与讨论2.3.1 不同提取时间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对杭白菊水提液的提取时间进行了筛选。分别对热风干燥的杭白菊样品分别浸泡10 min、30 min、60 min、90 min四个不同提取时间的杭白菊的水提液的抗氧活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浸泡30min的杭白菊水提液的抗氧活性最高(P<0.05)。结果如表2.1所示。表2.1 不同提取时间的水提液的抗氧活活性比较(IC50 (mg· mL-1))时间/min1030609010.4540.2260.3210.44020.4320.2320.3140.45630.5210.2290.3050.420AVER0.469±0.0460.229±0.003 *①0.313±0.0080.439±0.018① * P<0.05。2.3.2 不同提取温度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本实验对杭白菊水提液的提取温度进行筛选。分别对热风干燥的杭白菊样品采用20℃、40℃、60℃、80℃、100℃五个不同温度的水对杭白菊浸提30 min的水提液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结果发现80℃的水提液的抗氧活活性最高(P<0.05)。结果如表2.2所示。表2.2 不同提温度的水提液的抗氧活活性比较(IC50 (mg· mL-1))温度/℃2040608010010.6540.5400.3210.2260.31920.6620.5320.3140.2320.32030.5910.4900.3050.2290.310AVER0.636±0.0390.521±0.0270.313±0.0080.229±0.003*①0.316±0.006① * P<0.05。2.3.3 不同料液比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本实验对杭白菊进行提取的料液比进行筛选。分别以热风干燥杭白菊样品与蒸馏水以1: 15、1: 10、1: 5、1: 2.5的料液比进行提取,对不同的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结果发现料液比为1: 15和1: 10的抗氧化活性无显著性差别;与其他组比较1:10的料液比提取的杭白菊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最高(P<0.05)。结果如表2. 3所示。表2.3 不同料液比杭白菊水提液的抗氧活活性比较(IC50 (mg· mL-1))料液比1:151:101:51:2.510.2350.2260.4560.59920.2240.2320.4620.69830.2270.2290.5100.679AVER0.229±0.0060.229±0.003 *①0.476±0.0300.659±0.053 ① * P<0.05。 通过对不同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进行单因素的考察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以料液比为1:10的80℃的水浸提30min。2.3.4 不同加工工艺菊花的抗氧化活性比较通过采用DPPH法的抗氧化模型对不同加工工艺菊花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2.4,图2.1。本文对杭白菊的热风干燥、硫磺熏蒸两种加工工艺的水提液进行了比较发现,热风干燥法加工的杭白菊抗氧化活性较好,经硫磺熏蒸后杭白菊抗氧化活性降低(P<0.05)。表 2.4 不同加工工艺杭白菊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SamplesJHr IC50 (mg· mL-1)①JHs IC50 (mg· mL-1)10.2260.27620.2320.26530.2290.271SUM0.229±0.004 *②0.271±0.006 ① JHr-热风干燥菊花,JHs硫磺熏蒸菊花;② * 和硫磺熏蒸组比较,P<0.05。图2.1 不同加工工艺杭白菊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结 论本文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整理并调研了菊花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不同的产地加工工艺等文献资料;在对文献的整理归纳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对不同加工工艺菊花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采用DPPH法的体外抗氧化模型对不同加工工艺菊花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热风干燥法加工的杭白菊的抗氧化活性比硫磺熏蒸后的杭白菊的抗氧化活性要高,这可能与菊花抗氧化活性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相关。参考文献[1] 清. 孙星衍, 冯翼骥. 神农本草经[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5: 11.[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92.[3] 杨春澍. 药用植物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6.[4]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 2008.[5] 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5: 126.[6] 贾凌云, 孙启时, 黄顺旺. 滁菊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3, 13 (3): 159.[7] 刘金旗, 沈其权, 刘劲松, 吴德林, 王举涛. 贡菊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26 (8): 547.[8] 栾连学, 孔礼富, 杨学运, 等. 杭白菊化学成分研究[J]. 现代应用药学, 1992, 9 (4): 160-159.[9] 邢振荣, 马全民, 沈雁书, 等. 不同品种及产地的杭菊成分测定[J]. 中草药, 1992, 23 (3): 129.[10] 刘金旗, 王兰, 刘劲松, 等. 菊花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验分析[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2, 9 (2): 226.[11] 蒋惠娣, 夏强. 杭白菊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 4 (2): 31.[12] 谈宇武. 鲜菊花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7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 1 (2) : 82-84.[13] 张尔贤, 方黎, 张捷俞, 丽君, 肖湘. 菊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0, 21 (7): 15-20.[14] 郑有岩,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辩[M]. 上海: 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 1959: 30.[15] 段金廒, 赵润怀, 宿树兰, 等. 对硫磺熏蒸药材的基本认识与建议[J]. 中国现代中药, 2011, 13 (4): 3.[16] 王梦月, 贾敏如, 马逾英, 等. 不同入药部位及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药材, 2004, 27 (11): 826.[17] 张志梅, 杨太新, 翟志席, 等.干燥方法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 (21): 1703.[18] Duan, B Z, Huang, L F, Chen, S L. Study on the destructive effect to inherent quailty of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Zhebeimu) by Sulfur-fumigatedprocess using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ing analysis[J]. Phytomedicine, 2002, 19 (21): 562-568.[19] 王巧, 刘荣霞, 郭洪祝, 等.加工炮制对白芍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 (17): 1418.[20] 刘晓, 马晓青, 蔡皓, 等. ICAP-AES法测定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J]. 中成药, 2012, 34 (2): 293.[21] 刘静静, 蔡浩, 刘晓, 等. ICP-AES分析硫磺熏蒸前后白芍中有害重金属、硫及主要微量元素的变[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 (13): 1790.[22] 蔡浩, 娄雅静, 陈逸珺, 等. 微波消解-ICP-AES法分析测定硫磺熏蒸前后当归中重金属、硫和微量元素[C].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 2011, 12: 354.[23]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 262-263.[24] 沈伟桥, 孙海燕, 等. 杭白菊生物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茶叶, 2006, 32 (3): 141-144.[25] 胡立宏, 陈仲良. 杭白菊的化学成分研究:正戊基果糖苷的结构测定[J]. 植物学报, 1997, 39 (2): 181-184.[26] 李献平, 刘敏, 刘世昌, 等. 四大怀药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 11 (8): 486.[27] 殷红, 黄越燕, 蒋小红, 等. 杭白菊挥发油的抗菌抗炎作用及对PGE2的影响[J]. 浙江预防医学, 2007, 19 (8): 261.[28] 王亚君, 郭巧生, 杨秀伟. 小亳菊及其硫磺熏制品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 (9): 808-813.致 谢四年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我也将踏上新的征程。在大学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3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