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三七的质量评价研究
引 言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植物历史考证 3
1.2 结论 4
1.3 生境分布 4
1.4 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 4
1.5 菊三七的采收和贮存 5
1.6 化学成分研究 5
1.6.1 生物碱类 5
1.6.2 黄酮类及香豆素化合物 5
1.6.3 三帖、甾体及皂苷类化合物 5
1.6.4 脑苷脂类化合物 5
1.6.5 其他化合物 5
1.7 药理研究 5
1.7.1 止血作用 5
1.7.2 镇痛作用 6
1.7.3 抗疟作用 6
1.7.4 抗肿瘤作用 6
1.7.5 局部麻醉作用 6
1.7.6 降糖作用 6
1.7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合物 5
1.6.4 脑苷脂类化合物 5
1.6.5 其他化合物 5
1.7 药理研究 5
1.7.1 止血作用 5
1.7.2 镇痛作用 6
1.7.3 抗疟作用 6
1.7.4 抗肿瘤作用 6
1.7.5 局部麻醉作用 6
1.7.6 降糖作用 6
1.7.7 抗凝血作用 6
2 菊三七的实验研究
2.1 来源研究 8
2.2 性状鉴别研究 9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9
2.2.2 实验方法 9
2.2.3 实验结果 9
2.3 显微鉴别研究 10
2.3.1仪器、试剂与材料 10
2.3.2试验方法与结果 10
2.4 薄层色谱鉴别 11
2.4.1仪器和实验材料 11
2.4.2方法与结果 12
2.5 小结 12
2.6 水分检查 12
2.6.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3
2.6.2 实验方法 13
2.6.3 实验结果 13
2.7 灰分检查 13
2.7.1 仪器与材料 13
2.7.2 总灰分含量测定 14
2.7.3 实验结果 14
2.8 小结 14
2.9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14
2.9.1 仪器与实验材料 14
2.9.2 方法与结果 14
2.10精密度试验 18
2.11稳定性试验 18
2.12重复性试验 18
2.13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19
2.14千里光宁碱含量测定 19
2.14.1 仪器与实验材料 19
2.14.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9
2.1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9
2.14.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0
2.14.5 标准曲线的绘制 19
2.14.6 精密度试验 21
2.14.7 重复性试验 21
2.14.8 回收率试验 21
2.14.9 样品中千里光宁碱含量的测定 22
2.14.10小结 22
3 结论
3.1 菊三七的质量评价标准草案 23
3.2 结语 24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8
引 言
中医药学凝聚了中华民族全人类五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中药凭借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等优势条件,不仅对中国人民的预防治疗疾病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防治疾病中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和重视[1]。但是,由于中药的特殊性,成分复杂,技术相对落后,研究思路的限制等原因阻碍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来源相对广泛,且受产地、品种、采收季节、加工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其质量参差不齐,势必影响临床药效。在中药中,保证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对中药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同时,在中药研究生产及临床应用过程也要对中药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因此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分子生物学鉴别五大鉴别方法;来源鉴别和性状鉴别是传统的鉴别方法,近年来伴随着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全国性资源普查工作的深入,发现许多商品药材的品种增多,实际药用的商品已超出药品标准规定的种类,这增加中药材鉴别的工作难度,导致中药鉴别的结果不一致,人们越来越要求更加准确的鉴别中药材,于是人们运用现代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光谱法等现代分析手段对中药材的指标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对中药材的内在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方法中药的质量控制得以有效加强,促进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和其方法使用简单,已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药典中几乎每药都用。菊三七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及香豆素类等成分,菊三七具有祛风除湿,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等症状。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菊三七越来越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其药用价值大大提升。目前,菊三七尚未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质量控制属于空白状态,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菊三七的质量标准。本课题结合当前中药质量研究的现状,对从国内外文献研究、生药学研究、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水分灰分的测定、浸出物含量的测定等质量相关性方面研究,为菊三七质量控制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方法学研究,系统的制定菊三七的质量标准。菊三七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标准的建立,能从外观鉴定、有效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菊三七药材的真伪优劣,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菊三七的品质和质量,为突破中药质量控制的瓶颈提供了全面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对保证中药材质量和疗效、推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促进中药走向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菊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隶属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菊目,菊科植物菊三七属植物菊三七的根。全年可采,以秋季末期采挖为佳,除去须根、残茎及泥沙,晒干。菊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等症状[2]。伴随着对菊三七不断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其各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为菊三七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3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