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与不同比例干姜甘草配伍对生物碱含量影响(附件)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意义 1
2 国内外发展状况
2.1 国外研究现状 2
2.1.1 国外对附子的研究 2
2.1.2 国外对甘草的研究 2
2.1.3 国外对干姜的研究 3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2.2.1 附子、甘草、干姜的产地研究 3
2.2.2 附子、甘草、干姜的性能特点 3
2.2.3 附子、甘草、干姜主要化学成分 4
2.2.4 附子、甘草、干姜主要的药理作用 4
2.2.5 附子、甘草、干姜配伍的研究现状 5
3 研究内容
3.1 实验方法 8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8
3.1.2 3种酯性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 8
3.1.3 对照品的制备 9
3.1.4 供试品的制备 9
3.1.5 标准曲线的制备 9
3.1.6 精密度实验 10
3.1.7 稳定性实验 10
3.1.8 重复性实验 10
3.1.9 加样回收实验 11
3.1.10 样品测定 1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物碱的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 8
3.1.3 对照品的制备 9
3.1.4 供试品的制备 9
3.1.5 标准曲线的制备 9
3.1.6 精密度实验 10
3.1.7 稳定性实验 10
3.1.8 重复性实验 10
3.1.9 加样回收实验 11
3.1.10 样品测定 11
3.2 结果 11
结论 13
讨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子根的加工品[1],生产于四川。味辛、甘、性大热,上助心阳,下益命火,刚烈迅捷,温通诸经,为治痛证属寒盛者及阳虚诸证之要药,也被历代医家肯定。附子是药典中有毒的中药,毒性强度为“有毒”[2]。甘草,来源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uralensin.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l.的干韧根和根茎[3]。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 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趁鲜切片低温干燥或晒干者称为“干姜片”。归脾、胃、肾、心、肺经。有温肺化饮,回阳通脉,温中散寒之功效,是代表性温里药[4]。
从古至今,附子都是与甘草、干姜配伍来降低其毒性的。明朝的方贤着《奇效良方》中记载的四逆汤的处方中,炙甘草三钱,炮制后的干姜三钱,然而,并没有附子的准确用量;汉代医圣张仲景著的《金匮要略》中也具体标出附子、甘草的用量,却将附子用一枚。因此,至于什么比例配伍即能够降低毒性又能够保持疗效,还有待考察。需优化配伍剂量,进而为临床上安全应用附子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
1.2 选题意义
附子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必不可少的要药,它的药效显著,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当中一般的中药是不能替代附子的疗效的;但附子中的成分客观存在着毒性,中医临床应用不当就会极易导致中毒,并且附子的毒性峻烈,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密切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所以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临床的角度,对附子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发展状况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对附子的研究
附子作为中医临床上的一种要药,受到很多医者的研究和推崇。多年来医药的工作者对附子的炮制、用量、用法、化学成分、功用、主治、临床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希望可以降低附子的毒性,提高它的疗效。近代医药学者认为,附子对人体的循环系统 、神经中枢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国外也有医药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996年日本岩佐准三学者等[6]曾从我国乌头中分离出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和卡乌碱。1973年小管卓夫等[7]又从日本乌头中分离得到一种水溶性的无色板状结晶,稀释至浓度为10亿分之一对离体蛙心仍显示强心活性,被定名为higenamine(消旋去甲乌药碱)。1993年,又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附子的抗炎成分主要为乌头碱类的生物碱[8]。
并且,国外也有学者曾经用乌头酊、浸膏剂来治疗关节痛、牙痛、神经痛,但是由于乌头成分毒性较大,治疗的剂量与中毒的剂量相近,所以没有普遍使用。
2.1.2 国外对甘草的研究
甘草是中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配伍药材,具有补脾、益气、调和各种药、祛痰、止咳等作用,自古以来就有“十方九草”的美称。甘草在药理方面的作用也是很多,如止痛、祛痰 、抗癌、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等。荷兰有报道出甘草的提取物能够治疗胃溃疡。也有研究证明,甘草不仅仅只是抗炎 、抗溃疡等作用,还具有抗艾滋病、防止病毒性肝炎等的作用。
甘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的作用 ,其中抗氧化作用最突出的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它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007年,有以色列学者[9]从光果甘草中分离出 欧甘草素A、欧甘草素B、光甘草定、芒柄花素、异甘草素等成分。该学者通过检测这些成分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能力,得出的结论为:除了芒柄花素外,其它几种成分中光甘草定是抗LDL氧化的抗氧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大量的研究发现,光甘草就一定能聚集吞噬细胞,并且影响了巨噬细胞所诱导的LDL氧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甘草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溶血的作用。在2003年,有学者发现甘草查耳酮A使抗坏血酸钠盐的自由基的强度增加、减少尿蛋白量的作用[10]。甘草异黄酮A和甘草查耳酮A对过氧化阴离子有清除作用。
2.1.3 国外对干姜的研究
干姜在中药临床上意义也非常大,其中功效也大,药理作用也多。可以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抗溃疡、止吐、抗炎、镇痛、强心、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附子、甘草、干姜的产地研究
附子的产地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和四川省;浙江、湖北、河南、甘肃、河北、安徽省等地区也有分布和种植。其中,陕西城固以及四川江油等地区的种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这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3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