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龙胆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附件)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秦岭龙胆的概述 1
1.2.1原植物形态及资源分布 1
1.2.2药材形态 2
1.2.3化学成分 3
1.2.4药理作用 3
1.3秦岭龙胆发展趋势 5
1.4天然抗氧化剂简介 5
1.3 常见的抗氧化研究方法 5
1.3.1 DPPH 自由基清除法 5
1.3.2 ABTS 自由基阳离子清除实验 6
1.3.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 6
1.3.4 羟自由基清除法 7
1.3.5 脂质过氧化抑制法 7
2 实验研究 9
2.1 试药与仪器 9
2.1.1 试药 9
2.1.2 仪器和试剂 9
2.2 实验方法 9
2.2.1 秦岭龙胆的预处理 9
2.2.2 龙胆各有效部位提取 9
2.2.3 秦岭龙胆各有效部位溶液的配置 9
2.2.4 BHT和VC溶液的配置 10
2.2.6 秦岭龙胆对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实验 10
2.2.7技术路线图 11
2.3结果与分析 11
结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论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天然抗氧化剂一般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改善血液循环、延缓细胞老化和预防癌症。它和近年来人们“回归自然”的呼声相应和,具有安全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同时,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天然抗氧化剂取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是今后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天然抗氧化剂资源丰富,具有广阔开发前景)随着天然抗氧化剂的品种增多以及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抗氧化剂研究不仅用于食品行业,而且对于医疗、保健均具有重要意义[15]。
秦岭龙胆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又名茱苓草,是秦巴山区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3],药用全草,性苦、平,具有调经活血、清热解毒、保肝明目、利尿等功效,民间常用其治疗消化道疾病及妇科疾病。研究表明秦岭龙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多天然抗氧化剂——酚类成分,但目前关于其抗氧化活性的尚未见报道。本课题以乙醇为溶剂,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秦岭龙胆中的化学成分,然后使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按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萃取秦岭龙胆的乙醇提取物,将其按极性大小分为不同部位,并对不同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筛选最佳抗氧化活性部位,为秦岭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也为机体抗衰老及病理上的应用提供依。
1.2 秦岭龙胆的概述
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 N.E.Br)别名茱苓草,由于出产于秦岭山脉的太白山,故又名秦岭龙胆。
1.2.1原植物形态及资源分布
为多年生木本植物龙胆,高约40厘米;根为红色,呈现出绳索状,长约15厘米左右。茎干直立生长,常带褐红色,长有小毛较为粗糙。叶一般呈一对生长,为椭圆形,长约5厘米左右,宽有2厘米左右,被3条脉所支配,越往前端约尖,无明显柄,两边及上面的主脉较带有小毛较粗糙。茎端或叶腋生长有花;苞片多为细长,但不长于花萼;长约3到6厘米,片多为长条状的债叶,比萼筒要长一些;花冠多呈筒状,颜色呈现出淡紫色,长约24厘米,叶片为褶皱的三角形,畸形出现的较少;雄蕊有5个,花丝底部有较宽的花托;但花柱却较短。果实呈现出圆形,有较长的柄;种子呈条形[12]。如图1.1。主要分布秦巴山地,尤陕、甘、鄂、豫西山地有天然散生,秦岭太自山生于海拔32003700米的高山草地或灌丛中。
图1.1 秦岭龙胆原植物形态
1.2.2药材形态
为干燥带根全草,茎圆柱形,黄褐色或褐色,表面具有=细皱纹。叶倒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8cm,宽0.5~1.2cm,先端尖,基部渐狭,主脉明显。花冠钟状褶叠,黄绿色,有深色小点散在,根茎弯曲,黄棕色至深褐色,有横环纹,长2~6cm,直径0.2~0.6c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灰棕色,木部黄白色,中央髓部浅褐色,有时中空。根细长,完整者长4~8cm,直径约0.1cm,淡黄棕色至深棕色,平滑或微有细纵纹,质脆易断,断面黄色,气微,味极苦[35]。如图1.2
图1.2 秦岭龙胆药材
1.2.3化学成分
王宁[69]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对秦岭龙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含有糖、多糖甙类,酚性成分,生物碱,甾体(植物甾醇)、萜类成分,黄酮及其甙类,内酯、香豆素或其甙类,鞣质,蛋白质,有机酸,油脂类等化学成分。同时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Sephadex LH20、101大孔树脂纯化等方法,分离得到了四个化合物异荭草甙(Isoorientin)、龙胆苦甙(Gentiopicrin)、秦岭龙胆甙A、秦岭龙胆二糖等四个单体成分。许海燕[10]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对秦岭龙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糖及其苷类、酚性成分、生物碱、甾体、萜类成分、黄酮及其苷类、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鞣质、蛋白质、有机酸性成分、挥发油、油脂类成分。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对秦岭龙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杨明利[11]采用试管法对秦岭龙胆全草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由结果初步确定其含有糖,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酚性成分,黄酮及其苷类,生物碱类,甾萜类成分,鞣质,有机酸和挥发油等;不含强心苷,蒽醌及其苷。李兴科[12]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将所得浸膏悬浮于50℃热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留下的水相部分,应用大孔树脂L,SA30,硅胶柱层析分离、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纯化,最终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与已知品对照的方法对其中七个进行了鉴定。其中新化合物鉴定为:isoswertiajaposide A(Lxk4)。周乐等人通过从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 N.E.Br.)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荭草甙(isoorientin Ⅰ)、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 Ⅱ)、秦岭龙胆甙A(apiatoside A Ⅲ)和蔗糖(D(+)sucrose Ⅳ),其中Ⅲ为新化合物。杨维霞[17]通过从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 N.E.Br.)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荭草甙(isoorientin Ⅰ)、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 Ⅱ)、秦岭龙胆甙A(apiatoside A Ⅲ)和蔗糖(D(+)sucrose Ⅳ),其中Ⅲ为新化合物。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4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