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超超声波法优选益母草中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2021-01-10 13:1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益母草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益母草为原料,蒸馏水为提取液,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益母草中多糖的得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益母草中多糖得率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的提取工艺。最终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4.48g/mL)、超声时间(24min)、超声温度(36℃),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得率为5.7563%。
目 录
1 绪论 1
1.1 益母草来源 1
1.2 益母草的研究背景 1
1.3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 1
1.3.1 生物碱类 1
1.3.2黄酮类 2
1.3.3二萜类 2
1.3.4多糖类 2
1.4 益母草的药理作用 2
1.4.1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2
1.4.2对子宫作用 3
1.4.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3
1.4.4降脂作用 3
1.4.5抗肿瘤作用 3
1.4.6抗诱变作用 4
1.4.7抗菌作用 4
1.4.8对脑中风的治疗作用 4
1.4.9抗衰老作用 4
1.5 多糖的提取方法 5
1.5.1水提醇沉法 5
1.5.2微波提取法 5
1.5.3超声辅助法 5
1.6 超声波简介 5
2 实验部分 7
2.1 仪器与试药 7
2.1.1 试剂及药材 7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7
2.3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7
2.4 实验方法的确定 8
2.5 单因素考察 9
2.5.1 超声时间对益母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 9
2.5.2 料液比对益母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 9
2.5.3 超声温度对益母草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 10
2.6 响应曲面优化 11
2.6.1 响应曲面优选分析 11
2.6.2 响应曲面图与分析 14
2.6.3 响应曲面最后优化的结果 15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6.4 验证型试验 15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1
1 绪论
1.1 益母草来源
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 Houtt),别名白花益母草、野紫苏、细风轮菜系唇形科常见的药用植物。其性微寒,味辛苦,可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等功效,是历代医家常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多糖是益母草的有效成分群之一,提取方法和工艺是多糖质量和药理活性的保证,对于益母草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益母草中含有生物碱、二萜类、挥发油、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1]。目前对益母草多糖研究较少,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多糖在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衰老、抗凝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生物活性[2]。因此,随着多糖的制备、合成、食品科学及药理学研究的日趋不断深入,多糖的应用将具有更广阔的前景[3]。
1.2 益母草的研究背景
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全草,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常用的中药材。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祛瘀生新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溶栓、抗凝、降脂、降血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氧自由基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等诸多作用[4 5]。临床上用于月经不调、产后瘀痛、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6]。近些年以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拓展,进一步研发出益母草新的药用及美容保健价值。为此,本文以益母草多糖进行试验,为益母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3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
益母草能够发挥许多药理作用主要是其化学成分不同的原因。益母草中主要含有的化合物有:生物碱类,黄酮类,二萜类,苷类,脂肪酸类,挥发油类,环型多肽等,并含有锌,铜,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1.3.1 生物碱类
生物碱一直被认为益母草属植物的有效成分。益母草含总生物碱,其中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啶和益母草宁等,其中益母草和水苏碱为主要成分。有实验证明益母草碱中的胍基结构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因此常用作质控指标[7]。研究表明益母草生物碱在花初期、营养期其碱成分含量最高,在果实成熟期其碱成分含量最低。因为其有效成分不易流失,炮制工序不繁琐(烘干切割),所以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很大。检测了产于不同地方的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明显发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含量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以北京,新疆,辽宁总碱含量最高。
1.3.2黄酮类
主要有3,4,5,5,7,五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大豆素,洋芹素苷葡萄糖苷,檞皮素,芦丁,益母草酮A,益母草酮B等。目前对益母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和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8]。
1.3.3二萜类
主要有前益母草素(prehispanolone),益母草素(hispanolone),前益母草乙素(preleoheterin)。二萜类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克罗烷型(clerditerpenoids),②abietane型,③半日花烷型(labdanediterpenois)。其中益母草植物中主要含有的二帖类型为半日花烷型。在这之中,根据C12上连接的五元环类型,其结构可分为5种类型:呋喃环型(Ⅰ),二氢呋喃环型(Ⅱ),内酯环型(Ⅲ),A,B不饱和内酯环型(Ⅳ),四氢呋喃环型(Ⅴ)[9]。
1.3.4多糖类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并利用Sevage法脱蛋白对其进行纯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益母草多糖样品中纯多糖的含量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水杨酸法分别研究益母草多糖清除O2-和OH的效果。益母草提取所得多糖样品中纯多糖含量达48.5%[10]。
1.4 益母草的药理作用
1.4.1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益母草生物碱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液黏度降低。丁伯平等[11]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浴制作大鼠血淤模型,静脉注射益母草,结果表明益母草碱通过降低全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了大鼠的血瘀状态。益母草有体外抗血栓作用,揭示其化瘀活血作用可能与减少血小板含量、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过程、促进先容系统的活性有关[1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4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