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光质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2021-01-18 14:0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 材料与方法 3
1.1 材料 3
1.2 方法 3
1.2.1 培养基的配制 3
1.2.2 外植体灭菌方法与接种 3
1.2.3 培养及观察 3
1.2.4 数据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光质及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4
2.1.1 不同光质及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4
2.1.2 不同光质对白及种子发芽势影响的多重比较 4
2.1.3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发芽势影响的多重比较 5
2.2 不同光质及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5
2.2.1 不同光质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5
2.2.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6
3 讨论 6
3.1 光质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6
3.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Abstract 8
引言
光质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学 生 陈红丽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及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实现白及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在不同光质及不同培养基配方下培养白及种子,定期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率。结果:在不同光质培养下,红光下种子的发芽势最高为49.26%。在1/2MS培养基下,种子发芽势在NAA浓度为1.0mgL1最高,为46.08%。在NAA浓度一样为1.0mgL1时,1/2MS培养基培养下的种子发芽势为46.08%,高于MS培养基71%。在NAA浓度一样为1.5mgL1时,添加1.5mgL1 6BA及1.5mgL1 KT的培养基种子发芽势较低,较未添加的低53%。结论:红光有利于种子萌发;适宜白及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NAA1.0mgL1;1/2 MS培养基较MS培养基更适合种子萌发;添加低浓度的外源细分裂素(6BA和KT)与NAA组合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关键词] 白及;种子萌发;光质;培养基配方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亦作连及草、朱兰、紫兰、紫惠,分布于华东、华南、及河南、陕西、四川、云南等地[1]。白及的块茎为我国传统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2],《中国药典》中所收载具有补肺、消肿、生肌、止血、敛疮等功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金疮出血、溃疡疼痛、烫火灼伤、手足皲裂等症[3]。此外,白及胶还可用作乳化剂、悬浮剂,代替西黄耆胶和阿拉伯胶[4]。随着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白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扩大,用药需求急剧增加,导致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及遭到过度采挖,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5]。为保护白及野生资源,人工繁育和栽培白及势在必行,但白及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仅靠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而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而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种苗,远较分株繁殖快捷高效[6]。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探索白及组织培养技术,以便为白及栽培提供种源,实现人工种植,摆脱对野生资源的依赖。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光质及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白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自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经王康才教授鉴定为白及(B. striata)的成熟未开裂蒴果。
1.2 方法
1.2.1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中均添加30 gL1蔗糖和7 gL1琼脂粉,按表1设计,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调节pH为5.8,培养基在121℃下灭菌30min。
1.2.2 外植体灭菌方法与接种 首先将采集的蒴果放入含有洗涤剂的烧杯中,摇晃洗涤15 min,再用流水冲洗3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用升汞(HgCl2)浸泡15 min,期间不停的摇动,使其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34次,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待用。在无菌条件下纵向剖开蒴果,用镊子夹取蒴果外壳,将种子轻轻抖落到培养基表面。
1.2.3 培养及观察 将光质与不同培养基配方设计为5×5随机区组(见表1),每个处理重复5瓶。培养温度为25±1℃,光照强度2000~2500 lx,光照时间12 hd1。每隔3d观察一次,统计白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势以培养20d的萌发率计算。
1.2.4 数据分析 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表1 试验处理因素水平
Table1 The factors and levels of experiment and treatments
水平
Level
光质
Light quality
培养基配方
Formula of media
1
黄光
MS+1.0 mgL1NAA
2
蓝光
1/2MS+1.5 mgL1NAA+1.5mgL16BA+1.5 mgL1KT
3
绿光
1/2MS+0.5 mgL1NAA
4
红光
1/2MS+1.0 mgL1NAA
5
白光
1/2MS+1.5 mgL1NAA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质及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2.1.1 不同光质及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红光培养下,培养基配方为1/2MS+1.5 mgL1NAA时,白及种子的发芽势最高为68.45%,而培养基配方为1/2MS+0.5 mgL1NAA、蓝光培养下,种子的发芽势最低,仅为4.90%。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发芽势有着较大的差异,说明不同的光质与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种子发芽势有着显著的影响。
表2 不同培养条件对白及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Table2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ure condition on the germination potential of B.striata seeds(%)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4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