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提取法提取丁香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Keywords: Clove leaf; Flavone; Orthogonal experime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1前 言 1
1.1 丁香叶的简介 1
1.2 丁香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1
1.2.1 有关丁香叶中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2 关于丁香叶的药理作用研究 3
1.3 剂型研究及临床应用 4
1.4 指纹图谱研究 4
1.5 黄酮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5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7
2.1.1 主要的试剂与材料 7
2.1.2 主要的设备与仪器 7
2.2 实验步骤 7
2.2.1 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7
2.2.2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8
2.2.3 方法学验证 8
2.2.4 正交实验 9
2.3 实验结果 9
2.3.1 芦丁标准曲线 9
2.3.2 方法学实验结果 10
2.3.3 正交实验结果 11
2.4 验证实验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21
1前 言
1.1 丁香叶的简介
丁香叶来源于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洋丁香、或朝鲜丁香的干燥叶[1],还有其他的包括毛丁香、什锦丁香、重瓣丁香和白丁香等,这几种的数量很少。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该属植物为落叶灌木。该植物在东北地区有较广泛的分布,并且其资源较丰富,由于丁香比较好看并且香,所以许多丁香花的用途是作为庭院的绿化起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丁香属植物在全世界大致约有40多种,其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等两大区域,我国就有23种丁香属植物,在我国东北至西南各省都均有广泛分布[1]。目前对丁香属植物可利用的资源,主要是以栽培种植为主要,以野生种植为辅。药用丁香叶的价值早在古代民间就众所周知,其具有抗菌消炎和抗病毒的药用作用[23] 、并且丁香叶的水煎剂可用于治疗暴火眼。丁香叶也可以起到温胃散寒除湿的作用的,丁香叶还可降压和镇咳祛痰并保肝护胆、可用于治慢性扁桃体炎、菌痢和癣症等常见疾病,疗效十分突出[46]。丁香是一味极具开发前景的中药材,并且它还具有突出广谱抗茵和抗病毒疗效,为中医学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1.2 丁香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丁香叶是木犀科植物丁香的叶子,在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广泛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山东、河北等地,丁香耐寒耐旱在北方地区常作为绿化树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丁香的了解多局限于对丁香花的加工和利用,其实远在中国古代,中医临床就常用丁香叶作为药材来治疗疾病。据《长白山植物药志》记载:丁香叶还具有治疗肝炎的功效,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发现,丁香叶经常被用作治疗急性的黄疸型肝炎、痢疾、火眼和多种疮疡脓肿等多种疾病[8]。李博[9]等研究表明,丁香叶中包含有具有效意义的成分,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抗炎抗菌等,比如:有机酸、苷类、挥发油等,除此以外,对实验研究性的肝损伤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1 有关丁香叶中的化学成分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丁香叶的化学成分均有所研究,并且发现丁香叶其大致可以包含六种类型。
1.2.1.1 环烯醚萜和裂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此类化合物中除丁香苦苷属于是环烯醚萜类外,其他成分如橄榄苦苷、丁香类酯A、B,新橄榄苦苷和女贞苦苷等大多化合物都属于裂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012]。
1.2.1.2 有机酸类化合物
丁香叶中也包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例如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ethyl),反式对轻基肉桂酸(ephydroxycinamic acid)等[13],并且日本研究员菊地正雄等多人从暴马丁香、洋丁香叶中提取并分离了有机酸类,如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和齐墩果酸(Oloanolic acid)、桂皮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山楂酸(Maslinic acid)以及熊果酸(Ursolic acid)等有机酸类[14]。
1.2.1.3 黄酮类化合物
槲皮素、芦丁是丁香叶中最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且还包括紫云英苷、山奈酚,是以它们的7位、3位鼠李糖苷与葡萄糖[1516]。
1.2.1.4 苯丙素类化合物
在丁香叶中,含有较大量的就是苯丙素类化合物,其大多和糖形成苷类,如香豆素类和苯丙醇类化合物,木脂素类的包括洋丁香苷、连翘苷和苯丙酸类等[11,17]。在70年代的时候,一些个英国的学者,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分离了洋丁香叶得到丁香苦苷,学者们采取水煎煮,减压回收的方法方式,用醋酸乙酯萃取和中性氧化铝层析,而且经过水解和乙酰化等实验方法,从中测定对丁香苦苷a进行了化学结构上的鉴定[16]。丁香苦苷a有较强的利胆功能,并且它在体表外并没有什么大的抑菌能力,王丹丹[1]等人经过对体表外的抑菌测试发现,并且将丁香苦苷a的立体构型详细的做了更深一层次的确定总结出来。
1.2.1.5 挥发油成分
含有丁香油的丁香具有极其大的养价值成分。其中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为丁香油中主要成分,在已经检测出来的丁香叶挥发油含有化合物中,乙酸苄酯、苯甲醛、甲基正戊基酮、间甲氧基苯甲醛以及水杨酸甲酯等多种药用的成分,且均具有抗炎、止痛的药效[18]。据报道,丁香叶挥发油中的苯甲醛,具有抗癌的效果,丁香酚可能是抗溃疡的活性有效药用成分,因为其可以促使胃黏液分泌,但使胃液的分泌不会有所显著的增加[19]。丁香叶的水煎剂,可以控制离体兔肠产生自发性收缩,并且可以抑制乙酰胆碱致使的离体肠管的激动性作用[5]。具研究表明丁香油于丁香酚对于抗菌具有广泛的作用,丁香叶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苯甲醛针对抗癌还具有较大的增效作用[2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