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柴胡属5种植物叶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2021-03-18 13:1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柴胡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传统中药,在历代《中国药典》均有记载,它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变态反应、保肝、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柴胡主要的药用成分是柴胡皂苷。根是柴胡的主要药用部位,而柴胡的地上部分目前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本实验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中总皂苷的含量。除了根以外,柴胡皂苷在北柴胡、狭叶柴胡、银州柴胡、小叶黑柴胡和秦岭柴胡这5种柴胡属植物的叶中均有分布。叶子中北柴胡的总皂苷含量为0.14%,总皂苷含量为0.17%的是狭叶柴胡,总皂苷含量为0.15%的是银州柴胡,总皂苷含量为0.21%的是小叶黑柴胡,总皂苷含量为0.09%的是秦岭柴胡,其中小叶黑柴胡叶中总皂苷的含量较高,因而小叶黑柴胡是具有很好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资源。因此未来的开发中除将根作为药用部位外,叶子也可考虑被利用提取柴胡总皂苷。
目录
1 绪论 1
1.1柴胡的概述 1
1.2柴胡的化学成分 2
1.2.1柴胡皂苷 2
1.2.2挥发油 2
1.2.3多糖 3
1.2.4柴胡中的黄酮类 3
1.3柴胡的药理作用 3
1.3.1解热作用 3
1.3.2抗炎作用 3
1.3.3抗肿瘤作用 3
1.3.4抗病毒作用 3
1.3.5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 4
1.3.6镇痛作用 5
1.3.7免疫调节作用 5
2实验部分 7
2.1实验的材料 7
2.2实验的试剂和仪器 7
2.3实验的方法与结果 7
2.3.1样品供试品溶液制备 7
2.3.2标准品溶液制备 7
2.3.3检测波长的确定 7
2.3.4线性范围与标准曲线制备 7
2.3.5方法学考察 8
2.3.5.1精密度实验 8
2.3.5.2重复性实验 8
2.3.5.3稳定性实验 9
2.3.5.4加样回收率实验 9
2.3.6.样品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10
结 论 1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绪论
1.1 柴胡的概述
柴胡主要是干燥根,药用部位来自于伞形科植物和狭叶柴胡。如今,它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南柴胡和北柴胡,在河南、河北和辽宁多见。升举阳气、疏散退热、和解表里等[1]则是柴胡的主要药用功效,它被作为当前常用的中药之一,柴胡的主要药用成分为柴胡皂苷及挥发油等。历经多年实验可以证明出柴胡它的常见药理作用包括镇静、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护肾、止痛等[2]。山菜、菇草等是中药柴胡的别名。根据研究,银州柴胡、银柴胡、柴胡为所用柴胡是汉代至明代现存的作品及医书著作都册曾被清代使用。不论是南柴胡还是北柴胡,都能舒邪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但是南柴胡升阳散邪,疏肝解郁之效更强,气味俱轻,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根作药用,性凉,味苦,解热泄下,推陈出新较强,对积食优较好的疏导作用,银柴胡味甘微寒,主带热骨蒸,退阴分虚热。药理学的收集是由于柴胡在近代被用作常用中药而收集在各药学大典中。目前现状并还没有认识到在不同的根系中,不同柴胡皂苷含量的差异性[3],主要在传统中医用药和现代天然产物提取这两方面。对于柴胡来说,在药物的使用或生产方面,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只使用主根,丢弃侧根。《植物名实图考》还记录了柴胡、广信柴胡和滇银柴胡三种药用植物。根据《中国药学大辞典》所记载的:“委陵菜、北柴胡、南柴胡三种是我国主要生产的见于本草者”[4],柴胡药材来源是没有委陵菜的,这里属于误载。我国医书《中药志》中记载到:“可以把柴胡商品分为硬柴胡(又称北柴胡)、软柴胡(又称南柴胡)以及竹叶柴胡三大类,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柴胡属的多种植物包括了硬柴胡及竹叶柴胡它们的原始植物,但分别均是以植物柴胡为主,而软柴胡的原植物它则主要包括狭叶柴胡”。汉唐时期,《神农本草经》主要描述了柴胡的功能效用,对形状无记载。从《名医别录》到《唐本草》的描述中,据了解,汉唐时期有两种柴胡可以从中知道到汉唐时期,有两个柴胡的品种,一种是红色的红柴胡,一种是芸蒿。明清时期,《滇南本草》中根据图文描述可得,与竹叶柴胡或窄叶柴胡一致,《本草纲目》除了对柴胡苗的记载之外,还对科《唐本草》批驳陶氏邪蒿非柴胡的论说进行有力的驳斥,指出银州柴胡不止一种,现存已经增加至两种。在宋金时期,《证类本草》引用《图经》中的话语,可以知道当时使用到的为红柴胡;而《本草别说》中提出的论据,有学者认为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证类本草》除承袭旧说外,患有其他五幅,如红柴胡、北柴胡,据此可以了解到,宋除沿用汉唐时期柴胡外,还扩大了柴胡其他品种的应用。医书《全国中草药汇编》则明确记载了:“柴胡是一种干燥根,主要是伞形科植物和狭叶柴胡的,在我国大约可以发现有20种左右可入药,附注中记录了与其更多的为同属植物。”南北柴胡看似具有相同的功效,实则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临床以及平时的使用中,除了掌握各类柴胡的共同之处和不同处外,还因注意配伍的相互关系和用量多少。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柴胡,40∽85cm高。其主根则较粗大而坚硬。柴胡茎的特点主要是多枝,茎是单根或多茎丛生。叶的特点是互生,叶形有一个宽椭圆形或基生叶倒披针形;它的基部缩小到其叶鞘并扣紧其茎。主要为反曲花序,顶生或叶生。双悬果的形状主要为长圆状椭圆形,颜色为棕色。柴胡的花期在7∽9月,果期则在9∽11月。小总苞片的宽度、叶的形状、伞幅的多少是柴胡属在伞形科中主要的常用分类依据,然而区分其属内各种主要是为了能正确用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野生柴胡在半干燥山坡、林缘的区域分布,长在沙质土、栽培土、腐殖土上,其喜温,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忌高温,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河南等地,但是有少数种或变种喜欢阴湿的环境。北柴胡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春秋两季采挖。例如根据所报道的柴胡毒素、乙酰柴胡毒素等主要毒性成分则是大叶柴胡所存在的。柴胡的的有效成分在水中和醇中都可以更好的提取出来,但它们的效果却明显不同,在水中提取有明显的解热效用,而在醇中可镇痛。中药柴胡在国外也受到了广泛的使用,法国主要使用一定量的柴胡叶,作伤口愈合药物。意大利是一种可以用柴胡萃取的香料,可以治疗狂犬病是使用其果实。苏联作实验研究到供用三仲柴胡的酚刘和煎利,它在胆汁分泌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的作用,不同的柴胡在不同的国家被使用,它对于肺部的疾病有十分重要的用处,朝鲜国家用它在消炎、咳嗽方面有突出用处。
现阶段,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者对研究柴胡的化学成分十分热衷,把它定为一个重要的项目。近年来,研究发现柴胡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和植物甾醇类等其他化学成分。柴胡皂苷是柴胡的主要药用成分,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解热、镇痛、镇静、增强免疫、抗炎、抗变态反应、保肝、利胆等。研究显示,柴胡可以作为抗炎药被我们使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而在实验中得出有效成分中活性较强的为柴胡皂苷a、d,因此实验主要是针对柴胡皂苷a、d的定量分析所进行的,这是可以对评价柴胡生药质量如何所需的重要依据之一[5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