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生长的影响【字数:6568】

2024-02-25 17: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的为了解沙氏鹿茸草的养分吸收特性,为沙氏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在无寄主条件下,研究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生长的影响。选择苗高、根长、生物量、总根数、总吸器数、叶片情况等10个指标对沙氏鹿茸草养分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P、K元素是沙氏鹿茸草生长的关键元素。当完全施加N、P、K元素时,沙氏鹿茸草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缺乏某一元素处理时的指标,其植株生长良好,根系发达茂密且根长较长,吸器明显且数目较多。其中含有双倍浓度元素作用的N:2P:2K和2N:P:2K处理比N:P:K处理对沙氏鹿茸草的生长效果更显著,在2N:P:2K的作用下,沙氏鹿茸草各项生长指标数据最好。当N元素缺失,仅有P和K元素时,沙氏鹿茸草植株矮小,根数稀少,根长相对较短,叶片数少,同时总吸器数数量很少。结论沙氏鹿茸草在N、P、K元素的共同作用下,沙氏鹿茸草生长良好,其中2N:P:2K处理的沙氏鹿茸草生长效果最显著。同时,N元素对沙氏鹿茸草的生长影响最大,当缺乏N元素时,沙氏鹿茸草生长状况明显受到抑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1.1 实验材料 2
1.1 实验方法 3
1.2.1 沙氏鹿茸草种子的处理 3
1.2.2 氮磷钾矿质元素的处理 3
1.3 指标测定 3
1.4 数据处理 3
2 结果与分析 4
2.1 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苗高的影响 4
2.2 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总吸器数的影响 4
2.3 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根系的影响 5
2.4 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生物量的影响 5
2.5 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叶片的影响 5
3 结论与讨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氮磷钾元素对沙氏鹿茸草生长的影响
引言
沙氏鹿茸草 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 ex Maxim. 为玄参科鹿茸草属多年生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草本植物,全株有白色茸毛,生于向阳山坡上,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1]。沙氏鹿茸草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主要含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和多糖类等化学成分[24]。沙氏鹿茸草以干燥全草入药,药材名为鹿茸草,味苦、涩,性凉,具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和凉血止血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肺炎发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等疾病[5]。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过度采挖,沙氏鹿茸草野生资源逐年减少。而以鹿茸草为原料的中成药制剂畅销,市场对沙氏鹿茸草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部分地区的沙氏鹿茸草已趋于绝迹。因此,开展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刻不容缓。
目前,沙氏鹿茸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方面[68]。对于沙氏鹿茸草的人工栽培方法、生长特性以及半寄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这些均是沙氏鹿茸草研究的新领域。郎晓平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灭菌方法和培养基质对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的影响[9]。王莹和邱江明[10]以诱导的野生鹿茸草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鹿茸草分化、壮苗及生根培养基,筛选得到最适合江西野生鹿茸草增殖培养的营养基。陈艺芳[11]以当年采收的沙氏鹿茸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赤霉素浓度和发芽温度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特性的影响。表明沙氏鹿茸草种子在一个月内不存在休眠现象;种子在800 mg.L1赤霉素中浸泡24 h后25℃条件下发芽快、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可为优化播种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关于沙氏鹿茸草养分需求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沙氏鹿茸草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具有绿色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1214],合成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营养物质[1519];其侧根多发生吸器,吸器是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之间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连接纽带,是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连接并从寄主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通道[2022],吸器还具有在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间进行物质交流与传导的功能。半寄生植物可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可存活一段时间,并在没有寄主伴生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生活史,但在无寄主伴生情况下生长速度较有寄主情况下的生长速度慢了很多[23]。水分和养分是半寄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李双喜通过对寄生植物—檀香,进行水分、寄主、光合作用、氮元素等实验,得出水氮因素的变化对檀香营养元素N、P、K含量存在显著影响,且水氮对P、K的含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寄主可促进檀香植株对N、P、K,尤其是显著促进对P、K的吸收:寄主可显著降低檀香植株N/P比值[24]。李双喜的实验为探究半寄生植物的养分需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了解半寄生植物养分需求特性有利于人们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半寄生植物,有利于提高半寄生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技术与解决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灭绝问题。因此本课题探究氮磷钾元素对半寄生植物沙氏鹿茸草生长的影响,得出促进沙氏鹿茸草寄生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以及最佳组合,为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BH200光学显微镜、卓精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实验材料:沙氏鹿茸草成熟果荚采集于江西永丰,植株经郭巧生教授鉴定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沙氏鹿茸草 (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 ex Maxim) 。
实验试剂:七水合硫酸镁(AR)、氯化钙,二水(AR)、硼酸(AR)、硫酸钾(AR)、EDTA Na2、无水磷酸氢二钠(AR)、四水合氯化锰(AR)、七水合硫酸锌(AR)、二水合钼酸钠(AR)、五水合硫酸铜(AR)、硫酸铵(AR)、GA
1.2 实验方法
1.2.1 沙氏鹿茸草种子的处理 2018年4月25日将沙氏鹿茸草果荚在清水中浸泡2 h,采用水剥法获得沙氏鹿茸草种子,过滤掉残渣以及干瘪的种子,用0.1%升汞消毒8 min,蒸馏水清洗5~6遍,再将沙氏鹿茸草种子在800 mgL1 赤霉素中浸泡24 h[11]。2018年4月26日进行播种,播种前,每个花盆装770 g 细河沙,用喷壶将细沙浇透,然后每个花盆播种80粒饱满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在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系温室大棚培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64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