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花期荆芥在盐胁迫下离子吸收分布抗氧化能力以及挥发油成分的变化【字数:10843】

2024-02-25 17: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以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砂培试验的方式,探究花期荆芥在盐胁迫下离子吸收分布、抗氧化能力及挥发油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荆芥各部位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在根中降低,在地上部增加;Ca2+总体受盐胁迫影响较小。轻度和中度盐胁迫能促进荆芥地上部多酚、黄酮的合成。茎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盐胁迫下总体变化较小,叶和花则在重度盐胁迫下被抑制。地上各部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着盐胁迫的加深先增强后下降。中度盐胁迫促进荆芥挥发油积累,重度盐胁迫则起抑制作用。荆芥挥发油以胡薄荷酮和薄荷酮为主,盐胁迫能改变二者比例,促使胡薄荷酮向薄荷酮转化,薄荷酮相对含量在高盐处理下超过胡薄荷酮成为第一主成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 2
1.2□试验设计 2
1.2.1□植物材料的培养2
1.2.2□NaCl胁迫处理2
1.3□测定项目与方法2
1.3.1□花期荆芥中Na+、K+、Ca2+离子含量测定2
1.3.2□酚类物质的提取3
1.3.3□总酚含量的测定3
1.3.4□黄酮含量的测定3
1.3.5□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3
1.3.6□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3
1.3.7□荆芥挥发油含量测定和组成成分分析3
1.4□数据处理4
2□结果与分析4
2.1□盐胁迫对花期荆芥Na+、K+、Ca2+含量的影响4
2.2□盐胁迫对花期荆芥K+/Na+和Ca2+/Na+的影响5
2.3□盐胁迫对花期荆芥地上部分总酚及黄酮含量的影响5
2.4□盐胁迫对花期荆芥地上部分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6
2.5□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7
2.6□盐胁迫对花期荆芥挥发油含量的影响7
2.7□荆芥挥发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油成分对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8
2.8□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11
3□讨论 11
3.1□盐胁迫对花期荆芥离子分布的影响11
3.2□盐胁迫对花期荆芥抗氧化能力的影响12
3.3□盐胁迫对花期荆芥挥发油含量和成分的影响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花期荆芥在盐胁迫下离子吸收分布、抗氧化能力
以及挥发油成分的变化
引言
土壤盐渍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逆境因子之一。盐逆境对植物生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渗透胁迫、离子毒害和矿质营养缺乏三方面,这三者都与植株对盐离子的吸收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盐胁迫环境下,高浓度的Na+引起土壤水势下降,造成植物吸水困难,甚至引起植物组织内的水分外渗,导致植物生理干旱。此外,大量Na+进入植物细胞内,破坏细胞中离子平衡,影响植物对K+、Ca2+等离子的吸收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2],抑致植物生长。
黄璐琦[3]提出的“逆境效应”假说认为逆境条件易促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是次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在植物类群中特异性分布,往往不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4],但在植物适应环境和克服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5]。常见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黄酮、萜类、蒽醌、香豆素、木质素等。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决定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促进药用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中药材生产的目的所在。研究表明,盐胁迫可导致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发生变化,用50 mmolL1 NaCl处理唇萼薄荷Mentha pulegium 5周后,挥发油中胡薄荷酮的相对含量增加了14.07%[6];适当盐胁迫下黄花蒿中青蒿素及其他主要挥发性代谢物相对含量增加[7],银柴胡[8]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相对含量增加。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为唇形科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全草或花穗入药,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之功效,用于各种表证的治疗[9]。挥发油是其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具有消炎、抑菌、解热镇痛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10]。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繁多,主要含单萜类、倍半萜类及少量醛、酮、醌、醇等化合物,其中代表性成分胡薄荷酮和薄荷酮约占挥发油总量的70%以上[11]。此外,荆芥还含有多酚和黄酮等抗氧化物质。目前临床应用的荆芥多为人工栽培,而东北和华北作为荆芥的主产地区,存在土壤盐渍化的问题,这对荆芥生长和药效稳定性控制存在不利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砂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花期荆芥离子吸收分布、抗氧化能力以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探究花期荆芥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尝试为采收前调控荆芥的药材品质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种子购于河北安国鑫诚中药材种业,经大学中药研究所王康才教授鉴定为唇形科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种子。
1.2 试验设计
1.2.1 植物材料的培养 选取籽粒饱满、大小均匀的荆芥种子,于2017年4月4日播在装有栽培基质∶蛭石∶珍珠岩1:2:1(v: v: v)的盆钵中,置于日光温室内发芽,浇蒸馏水保持湿润。待荆芥出苗后,浇灌1/4 Hoagland营养液培养。出苗40 d后,选取高约20 cm的幼苗,转入装有石英砂的花盆中(上口径23.0 cm,下口径15.0 cm,高19.0 cm),每盆定苗3株,每隔2 d浇灌一次1/2 Hoagland营养液,每次200 mL。35 d后,荆芥抽出花穗,进入初花期,开始进行盐处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6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