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人为干扰对野生沙氏鹿茸草群落结构影响【字数:6835】

2024-11-03 13:1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为探究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野生沙氏鹿茸草群落结构特点,为该物种野生抚育提供参考。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人为干扰程度的三个野生沙氏鹿茸草分布点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种群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三个样地沙氏鹿茸草种群相对密度差别较大,1号地沙氏鹿茸草相对密度最少,仅为39.7%、2号地最多为64.1%、3号地为57.1%。物种丰富度随着人工干扰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影响沙氏鹿茸草伴生群落结构,人为干扰过少,群落郁闭度高,抑制沙氏鹿茸草种群正常繁殖;过度的人为干扰,由于会造成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寄主植物减少等原因,不利于沙氏鹿茸草生长发育;适当人为干扰则能创造有利生境,有利于沙氏鹿茸草种群密度增加。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研究地点与调查方法2
1.1 研究地概况 2
1.2 调查方法 2
2 结果与分析2
2.1 群落种群组成情况3
2.2 群落结构特征3
2.3 物种多样性6
3 讨论 6
致谢7
参考文献7
人为干扰对野生沙氏鹿茸草群落结构影响
学生 聂敏
引言
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 ex Maxim.)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鹿茸草属(Monochasma)多年生草本植物[1],具有半寄生特性,寄主植物多为禾本科和茜草科植物[2]。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等地,常生于马尾松林下山坡向阳灌木丛下。沙氏鹿茸草以干燥全草入药,药材名为鹿茸草,性微苦、涩、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感冒心中烦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和乳痈等[3],同时也是国家中成药保护品种炎宁颗粒的主要原料[4],现代研究表明沙氏鹿茸草含有黄酮类、绿原酸、生物碱及皂甙等次生代谢产物[5],具有抗炎、止咳等作用[6],新药开发前景广大。但近年来,由于沙氏鹿茸草野生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以及农民过度采挖,导致野生沙氏鹿茸草资源急剧减少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7],并且沙氏鹿茸草人工栽培及野生抚育技术尚不成熟,现在市场上鹿茸草供不应求,价格连年增长。目前对于沙氏鹿茸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离体培养、种子发芽、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鲜见沙氏鹿茸草群落、种群结构及野生抚育相关方面研究报道。而这又对缓解野生沙氏鹿茸草资源供应压力,保护沙氏鹿茸草野生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调查野生沙氏鹿茸草群落结构、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特征及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等方面,分析研究适宜沙氏鹿茸草生长的环境条件及伴生物种,以期为今后沙氏鹿茸草野生抚育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将理论依据转化为实践操作进行检验,以期探索出沙氏鹿茸草野生抚育相关技术,解决沙氏鹿茸草种植难题。
1 研究地点与调查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地处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大小山体众多。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16.8 ℃,极端最高气温41.4 ℃,极端最低气温14.9 ℃,无霜期263 d。年均日照时数1897.1 h,日照率44%。年均降雨量1420.4 mm[8],年均降雨日133 d,夏季最多,4~7月平均降雨量739.9 mm,雨量多,强度大,常造成洪涝灾害[9]。
1.2 调查方法
在2018年5月到7月,根据野生沙氏鹿茸草分布情况及人工干预程度的不同,在研究地点设置3个样地,分别是1号地、2号地和3号地,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3个样地人为干扰程度依次增加,分别设置3、4、4个10 m×10 m样方,共计11个。测量乔木采用“每木记账法”对所有胸径≥10 cm且树高≥2 m的立木进行检测,测定其种名、胸径、树高和冠幅,每个10 m×10 m样方中,在每个角设置1个2 m×2 m的灌木层样方,测量所有灌木以及胸径<10 m的乔木种类、盖度、平均株高、密度,并设置4个1 m×1 m草本层样方,测定在其内的草本种类、盖度、密度、平均株高。分析其野生群落类型并计算群落重要值以及物种多样性[10,11]。
重要值分析。乔木层重要值(IV)=相对密度(RA)+相对频度(RF)+相对优势度(RS);灌木层重要值(IV)=相对密度(RA)+相对频度(RF)+相对盖度(RC),相对密度(RA)=(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全部物种的个体总数)×100%;相对频度(RF)=(某一物种的频度/所有物种的频度总和)×100%;相对优势度(RS)= (某一物种的胸径之和/全部物种的胸径之和)×100%;相对盖度(RC)=(某一种所有植株的盖度之和/所有种的盖度之和) ×100%。
物种多样性分析。用如下4种指数来表示沙氏鹿茸草伴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物种丰富度指数S=出现在样地中的物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 H=−∑PilnPi;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 E=H/lnS;Simpson指数(优势度指数):P=1−∑Pi2,其中:Pi为种i的相对密度[12,13]。
表1 研究样地的基本情况
Table 1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quadrats in M. savatieri community.
编号
地形
坡度
坡向
郁闭度
干扰强度
经度(E)
纬度(N)
海拔(m)
鹿茸草相对密度
1号地
丘陵
19°
东南
50%

115°13′34″
29°42′48″
70 m
39.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0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