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黄酮类成分体外抗炎作用的研究【字数:6386】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与试剂 2
1.2 实验方法 2
1.2.1 野菊花甲醇提取物的制备 2
1.2.2 野菊花甲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2
1.2.3 野菊花甲醇提取物的抗炎活性测定 2
1.3 数据处理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各地野菊花甲醇提取物的浸膏得率分析 3
2.2 各地野菊花的总黄酮含量分析 3
2.3 各地野菊花的抗炎活性分析 4
2.4 野菊花总黄酮含量与其抗炎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5
2.5 结论 5
3 讨论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野菊花黄酮类成分体外抗炎作用的研究
学生 黄宸羽
引言
引言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野菊花具有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冠脉粥样硬化等作用[2],除此之外,它还能防治感冒,治疗宫颈炎、呼吸道炎症等病症[1]。
研究表明,野菊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和挥发油,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聚倍半萜、三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萜及其含氧衍生物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木犀黄酮苷、刺槐素苷、木犀草素、洋芹素等;其他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3]。陈安均研究发现野菊花的主要药效部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菊甙和萜类物质。其挥发性物质是野菊花具有抗炎活性的主要因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抗菌消炎,清热解毒[4]。
现代研究提出,“清热解毒”所解之毒不仅包括外源性之毒——细菌、病毒和内毒素,也包括内源性之毒——自由基、炎性细胞因子[5]。另外,多数文献也报道清热解毒中药多具有抗炎活性[6]。章李军等的研究以野菊花提取物作用于炎症细胞模型,特异性靶向NO及其相关的NOS,结果提示野菊花可能通过干预NO炎症通路,而发挥“清热解毒”效应[7]。野菊花提取物的血管舒张效应,抑制炎症细胞内NO及其诱导型合酶NOS表达可能是其药理作用机制。作为清热药,野菊花的提取物槲皮素主要发挥抑制XOD的作用。申启荣等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菊花醇提物对XOD的抑制率,随着菊花醇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8],且高浓度的菊花醇提物对XOD的抑制率可以达到50%[9]。临床上通常在仙方活命饮治疗痛风过程中重用菊花以突出清热解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实验植物 材料样品采集于山西平路,陕西汉滨,安徽桐城、怀宁、金寨,河南新蔡、平舆、商城,湖北麻城、阳新,江苏六合,贵州贵阳。经大学郭巧生教授鉴定为菊科菊属植物野菊C. indicum。
1.1.2 实验试剂 甲醇(批号20191205,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硝酸钠(批号20150609,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硝酸铝(批号2012083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批号1901022,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芦丁(批号Y19N7S25244,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批号20190422,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嘌呤(批号RZ18M1109,上海瑞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嘌呤氧化酶(批号9002179,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别嘌呤醇(批号RQ19R724,上海瑞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和设备
1.1.3 恒温超声波清洗机、旋转蒸发仪、分光光度计、酶标仪。
1.2 试验方法
1.2.1 野菊花甲醇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2 g野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粉末,以1:30的的料液比,加入甲醇溶液,于60℃恒温超声提取45 min,提取两次,合并滤液。将甲醇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旋转蒸发得到野菊花甲醇提取物浸膏,并计算其浸膏得率。
1.2.2 野菊花甲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精密吸取芦丁对照液1.0,2.0,3.0,4.0,5.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加5%亚硝酸钠溶液0.3 mL,振荡摇匀,放置6 min,加10%硝酸铝0.3 mL,振荡摇匀,放置6 min,再加4%氢氧化钠溶液4 mL,振荡摇匀,用30%甲醇定容至刻度,振荡摇匀。放置15 min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置比色皿中在510 nm处测定吸光值,以芦丁浓度(mgmL1)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测定总黄酮含量所用的芦丁的线性关系。
同样,利用上述方法测定其他不同产地野菊花甲醇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1.2.3 野菊花甲醇提物的抗炎活性测定 称取适量的野菊花甲醇提取物浸膏,用 DMSO溶解备用,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00 μL,反应时先依次向96孔板加入缓冲液20 μL、样品20 μL,酶液80 μL,在酶标仪内37℃孵育3 min,之后加入底物黄嘌呤80 μL,启动反应,立即在295 nm处记录吸收度值变化(每隔30 s一次),共计6 min。
本实验设置样品组(加样品、底物和酶)、酶组(加底物和酶但不加样品)、空白组(只加底物和样品不加酶)和阳性对照组(别嘌呤醇)。抑制率(%)用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ΔA酶-ΔA样品)/(ΔA酶-ΔA空白)×100%。其中ΔA指一定时间内吸光度的差值。根据以上初筛结果,将活性较好的样品制备5个系列浓度以考察量效关系,并通过GraphPad Prism 8软件计算野菊花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氧化酶的半数抑制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0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