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2022-03-05 13:4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论文对丹参的成分进行研究,进而确定有效成分的最优提取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比选择出提取效率最高的方案。按照丹参成分的溶解性质分别讨论来看,使用8 倍量 60 % 乙醇,首先提取两个小时,再分两次各进行一个小时的提取,控制温度在70 ℃,对三次所得提取液进行浓缩,直到达到规定标准量。进一步进行工艺优化,再根据现实生产情况对比得出提取水溶性成分的最优方案。提取工艺中较为高效的是先用8 倍量 50 % 乙醇进行时长2h的提取,再利用同样原料加残渣进行时长先后为2h和1h的提取,依旧在70°C下进行标准密度的浓缩。该种提取工艺能够对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高效率的提取,尽量在过程中降低对成分的破坏,也有利于丹参中药理成分的效用发挥,提高丹参制品的应用质量。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Extraction process; Orthogonal design; Tanshinone IIA; Salvianolic acid B 目 录
1 绪论 1
1.1本草考证 1
1.2化学成分研究 1
1.2.1 丹参水溶性成分 2
1.2.2 丹参脂溶性成分 2
1.2.3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3
1.2.4 总有效成分的提取 3
1.2.5 二醌类的提取分离 3
1.2.6 酚酸类的提取分离 3
1.3药理作用研究 4
1.3.1 心血管系统 4
1.3.2 消化系统 5
1.3.3 肝病 6
1.3.4 肾病 6
1.3.5 骨关节 6
1.4选题意义 6
2 研究方法 8
2.1 仪器与材料 8
2.1.1药材 8
2.1.2仪器 8
2.2丹参的提取 8
2.3丹参酮IIA含量测定方法 8
2.3.1色谱条件 填充剂 8
2.3.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8
2.3.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2.3.4测定法 9
2.4丹酚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酸B含量测定方法 9
2.4.1色谱条件 9
2.4.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0
2.4.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0
2.4.4测定法 10
2.5单因素考察 10
2.5.1提取溶剂 10
2.5.2提取次数 10
2.5.3溶剂用量 11
2.5.4提取时间 11
2.6提取方法的优化 11
2.6.1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11
2.6.2正交试验及结果 12
2.6.3丹参酮IIA方差分析表 12
2.6.4丹酚酸B方差分析表 12
2.7结果 13
2.8验证试验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1.1本草考证
丹参属唇形科,其精华和价值集中体现在根茎以及干燥根的有效成分。一般来说,丹参被应用于消除血瘀,活血通络,镇痛凉血、消痈,也有对心情方面的舒缓作用,清心静气,消除烦郁。在日常用药中,常常会被用来进行心情燥郁、失眠的治疗,也可用于调节月经,解决生理期紊乱、痛经、闭经等问题,还可以被用于解决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疮疡肿痛等问题[1]。在丹参有效成分中,水溶性的元素功能主要在于三抗一调,即对氧化、凝抗血栓和心肌缺血的抵抗和对血脂的调节效果;脂溶性元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抗菌消炎,以及对血液循环的调理方面,能够实现对心脏功能的有效维护,同时对体内肿瘤有抑制作用。由此可知,丹参的药用性质是通过两方面成分相互配合而成的,不能够仅仅靠水溶性或脂溶性一方发挥作用。
但是,根据之前的研究文献得知,当前阶段针对丹参药材的提取工艺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的制药方式集中在某一类或某一种,仅仅是面向丹参众多成分中的一种进行工艺提取,但是却标榜丹参所有成分凝结而成的医用功效,由此可知,药品质量和药品成分存在很大的不相匹配的问题,药品的质量也难以百分百保证。本文将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力求提取丹参中更多的有效成分,不管是水溶性或是脂溶性[2]。通过上述分析,丹参的效果或者医用价值是建立在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两者结合的基础之上,丹酚胺或者丹参酮都在医用领域有着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因此,本文及本次实验将在确保多成分提取的前提条件之下,进一步提高药品的质量,提升药物的药效。
1.2化学成分研究
现阶段,丹参中能够被发现或者已经有实验结论征明的化学成分总计超过了100种,主要有二萜醌类、酚酸类和其他类别成分,按照化学成分的溶解性不同, 可以进一步可以将以上三种成分划分成两种: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
1.2.1 丹参水溶性成分
丹参中常见的水溶性成分有: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等,该成分的主要结构为酸酚性结构。丹参素是丹参成分中最先被发现的化学成分,因其结构特征,被命名为β3,4二羟苯乳酸,由于发现早,将丹参素确立为丹酚酸基本结构,其衍生物有丹参素A,丹参素B,丹参素C(salvianodic acid A,B,C)等多种。丹参素A是丹参素与咖啡酸按照1:2的比例缩合得到的,丹参素B则是由丹参素和咖啡酸按照分子比3:1的比例缩合得到,丹参素C稍微特殊,仅由两分子的丹参素进行缩合得到,剩下的丹酚酸结构和上述几种十分相近。同样的,按照丹参素和咖啡酸分子比1:1进行缩合,还能够得到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四甲基丹酚酸(tetramethyl salvianodic acid A)等等[3]。
1.2.2 丹参脂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是丹参中的另外一种极具价值的类别,也是含量较大的一类。和水溶性成分相比,脂溶性成分的生理活性表现得更为强烈,这是因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占比较高的原因,这两类化合物特征鲜明,颜色为橙黄、橙红[4]。通过对脂溶性成分分析研究,得出其结构特征大致可概括为具备临醌或对醌结构[5]。
1.3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丹参有效成分主要有两种,其中,丹参酮被确立为脂溶性参考指标,丹酚酸B、原儿茶醛、丹参素被确立为水溶性的,因此我们采用了二萜醌类和酚酸类两种的提取与分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