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水煎剂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 录
1绪论 1
1.1大血藤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1
1.2大血藤的概述 1
1.2.1大血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1.1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1
1.2.1.2酚酸类化合物的研究 1
1.2.2大血藤的药理作用 3
1.2.3大血藤的临床研究进展 4
2 实验部分 7
2.1实验材料、方法 7
2.1.1实验菌种和试剂 7
2.1.2仪器 7
2.1.3方法 8
2.1.3.1技术路线 8
2.1.3.2大血藤水煎剂的制备工艺 10
2.1.3.3 培养基的配置 10
3结果与讨论 11
3.1结果 11
3.1.1不同浓度大血藤水煎剂对受试菌株的抑制作用及最低浓度的测定 11
3.2讨论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9
1绪论
1.1大血藤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大血藤主要含有木脂素、鞣质、绿原酸、总皂苷、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大多都具有抑菌的功效[210]。大血藤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作用机制复杂,作为清热解毒药,大血藤通常用以治疗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崩漏、肠痈腹痛、经闭痛经、跌打肿痛、风湿痹痛等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邵红等人通过对不同产地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的测定,从而得出:大血藤叶片提取物>老茎提取物>幼茎提取物[1]。本论文主要对大血藤水煎剂体外抑菌作用进行研究,为其药理作用的提供依据,使得该药物能够在抗菌作用方面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在临床治疗上能代替抗生素。
1.2大血藤的概述
1.2.1大血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1.2.1.1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性质比较温和,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它通常有抑菌、降低血压、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国内外的文献记载关于大血藤中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为含量分析。葛明菊等人采用芦丁水解产物的HPLC法进行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大血藤的叶片部位,主要有8种化学成分,并且以黄酮的形势存在[2]。李敏镐等人采用纸片扩散法,通过对大血藤抑菌作用的比较和利用分光光度法对代谢产物含量的通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血藤叶片的抑菌作用最强的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3]。
1.2.1.2酚酸类化合物的研究
酚酸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清除有害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等作用。大血藤藤茎中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酚酸类化合物第一次被毛水春等采用硅胶等多种色谱方法提取分离得到。结果显示,大血藤藤茎具有清扫癌细胞的作用,又分别采用SRB法及流式细胞术评价出大血藤藤茎中的绿原酸和N(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为坏死性细胞毒活性成分、缩合鞣质B2为细胞周期抑制剂,他们都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生物活性[4]。马瑞丽等人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原理对含醇量56%、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34 min,进行有效控制,优化了大血藤总酚超声提取工艺,使得血藤总酚得率可达10.629%[5]。贾佼佼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证明了大血藤总酚酸能够对脑组织和脑神经形成一种保护屏障,免受避免炎症因子的侵犯,并且能够促进大脑微循环,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6]。
1.2.1.3总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大血藤皂苷大多数都为三萜皂苷。张萌等人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血藤中的测得总皂苷浓度,然后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后利用用正交试验多因素多水平和极差分析进一步优化了大血藤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试验选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效率高、价格低廉,最终测得大血藤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1.2866%。其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为主要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和次数为次要条件,溶媒用量影响作用不大[7]。
1.2.1.4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木质素通常存在于植物当中,为浅黄色自由流动性粉末,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大血藤中含有大量的木脂素,具有抗氧化和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袁贤达等人通过对大血藤进行提取分离,用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硅胶柱色谱、HPD100大孔树脂等方法,确定了一种新的木质素化合物,呈淡黄色粉末状[8]。
1.2.1.5鞣质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大血藤中含有鞣质类化合物,在临床上对抗LPO、抗突变以及抗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疗效,邓翀等人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了大血藤中确实含有鞣质,并且通过对试验用量比例的分配、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的有效控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一步改善了提取工艺流程,使实验结果更具有稳定性,结果测得鞣质的平均含量为1.513%[9]。
1.2.1.6挥发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雨琼等人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大血藤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GC/ MS 进行分离测定,并用色谱峰进行含量计算,结果分别鉴定出了46个化学成分,其中有莰烯,a蒎烯,β蒎烯,2甲基1庚6酮,β月桂烯等。含挥发物成分最多的为δ荜澄茄烯,占1 5 .1 2 5%。含挥发物最少的为γ萜品烯,占0.046%[10]。
1.2.2大血藤的药理作用
1.2.2.1抗菌作用
王卫华等人通过对红藤抗LPS细菌脂多糖致小鼠流产效应实验进行分析,观察妊娠结果,表明了红藤对胚胎的正常发育具有保护作用和对LPS细菌脂多糖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进一步说明红藤细菌感染有抑制作用[11]。周静等人利用70 %乙醇提取出了大血藤中的绿原酸和总皂苷(以人参皂苷计)化学成分,并通过高效液相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含量分别为0.17%,0.13%。然后对临床常见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大血藤中的绿原酸和总皂苷对粪肠球菌抑菌作用最明显,敏感性最强,效果比水煎剂好。通过建立建立了细菌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进一步说明了大血藤中的绿原酸和总皂苷能够有杀死粪肠球菌,使肠道细菌侵入腹膜的几率大大降低[12]。李钧敏等人分别用不同的溶媒对血藤叶片进行提取,分别测出最小抑菌浓度并用菌落计数法绘制抑菌曲线,结果表明60%丙酮提取物抑菌作用最好,沸水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弱[13]。紧接着李钧敏等人又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大血藤叶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先以60%丙酮为提取溶剂,再用石油醚和氯仿进行萃取,保留了水相部分对不同部位,不同产地的大血藤叶片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最后测出常见菌株对大血藤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雷山的大血藤所含抑菌成分最多,大血藤叶片抑菌作用最强[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