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大黄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2022-03-05 13:5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从多种不同的提取工艺中选择选择将鞣质从大黄中提取出来的最佳工艺,在促进大黄中相关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得到资源最优的利用方式,为之后的相关工作奠定科学基础。大黄中单宁含量为多少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中的没食子酸来判断。选取了四个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这些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相关结果,并将其引入正交实验,对各因素进行优化,得到了大黄总鞣质的提取工艺条件,从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通过正交分析得到了总鞣质大黄的最佳提取条件。设计的工艺条件总共有四个相关因素(1)乙醇的浓度;(2)溶液用量的多少;(3)提取消耗的时间;(4)提取的次数,当这几个因素取值分别为含量80%;溶液25次;提取1个小时;提取3次时,可以达到最好的提取效果,甚至总鞣质提取率占到了大黄总量的1.398 %。25次;1小时;3次。将超声波运用到本提取实验中工艺简便合理、可行性高。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录 IV
1 前言 1
1.1 大黄的概述 1
1.2 大黄的药理作用 1
1.2.1 泻下作用 1
1.2.2 抑菌作用 1
1.2.3 抗病毒作用 1
1.2.4 抗炎作用 2
1.2.5 抗肿瘤和免疫增强作用 2
1.2.6 对胃肠道的作用 2
1.2.7 降低胆固醇 2
1.3 大黄的临床应用 2
1.3.1 急慢性肠炎 3
1.3.2 治疗慢性肾衰竭 3
1.3.3 治疗妇科疾病 3
1.4 大黄的化学成分 3
1.4.1 蒽醌类 3
1.4.2 蒽酮类 3
1.4.3 鞣质 4
1.4.3.1 药理作用 4
1.4.3.2 临床应用 4
1.5 大黄总鞣质的提取方法 5
1.5.1 水煎法 5
1.5.2 浸渍法 5
1.5.3 超声辅助提取法 5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5.4 回流提取法 5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试药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提取工艺 7
2.2.2 大黄总鞣质含量测定 7
2.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8
2.2.2.2 制备对照品 8
2.2.2.3 检测波长的选择 8
2.2.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8
2.2.3 方法学考察 8
2.2.3.1 精密度考察 8
2.2.3.2 稳定性考察 8
2.2.3.3 重复性考察 9
2.2.3.4加样回收率考察 9
2.2.4 单因素实验考察 9
2.2.4.1 提取次数的筛选 9
2.2.4.2 溶剂浓度的筛选 9
2.2.4.3 提取时间的筛选 9
2.2.4.4 溶剂用量的筛选 10
2.3 实验结果 10
2.3.1线性关系结果 10
2.3.2方法学实验结果 11
2.3.2.1精密度实验结果 11
2.3.2.2重复性实验结果 11
2.3.2.3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12
2.3.2.4单因素实验结果 12
2.3.3正交实验结果 13
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21
1 前言
1.1 大黄的概述
大黄属蓼科,是常应用于临床的一味中药,其为掌叶、唐古特、药用大黄的收割干燥后得到的根茎,此三种大黄,唯有掌叶大黄最具药用价值[1]。大黄在春季方可采摘,采其茎、叶,除去杂质及外皮,切碎花瓣,进行干燥。可以以其致泻的作用做成泻药,也可以用作止痛药用于减小疼痛,还能用来抗肿瘤,抗衰老等,还能用来解毒,由此可见,大黄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2]。近年来大黄多在蒽酮、蒽醌、鞣质及多糖类多有研究[3]。
1.2 大黄的药理作用
1.2.1 泻下作用
大黄在促排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其大黄酸蒽酮和番泻苷 A、B、C有致泻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肠道功能异常的病患其肠道的平滑肌可以在大黄素的作用下恢复正常的肠道蠕动功能[4]。出现这种成效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其可以增加胃动素的含量,并抑制Na离子、Ca离子的活性有关联,因此增加了细胞中Ca离子的储量,且使Ca离子通道的敏感性明显增强。结合结果发现,大黄粉制成极细粉后,泻下作用增强,这是由于其粉碎之后细胞破壁率有所增加,相对应的其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速度也就提升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在这种超微粉中加入类似纤维素酶等成分也不会对药效的发挥造成影响[57]。
1.2.2 抑菌作用
大黄之所以对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是因为其中存在很多蒽类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大黄素以及大黄酸在抗菌方面效果是非常突出的[8]。大黄素主要是在体外实现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有效抑制;而大黄酸则是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抑菌的效果逐渐加强[9]。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黄水的提取物在控制糖酵解这个过程,阻止其产酸方面效果良好,很明显的降低了细菌细胞外的基质含量,对个体菌斑有很好的疗效[10]。
1.2.3 抗病毒作用
大黄还具有抗病毒的作用。经小鼠药理模型研究发现,大黄的蒽醌类结构可抑制病毒。病毒对大黄进行吸附,大黄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也可直接杀灭病毒[11]。
1.2.4 抗炎作用
对于中药大黄,小鼠药理模型发现,它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各种抗炎作用受各种治疗方法的影响[12]。一些科学家使用实验进行了大黄素的详细观察,这些实验即可有效抑制脂多糖引起的肌肉乳腺炎,还能保护损伤部位[13]。大黄的有效成分具有极强的抗炎作用,因为其能有效抑制MAPKs通路,减少并控制IL6的炎症因子的分泌量,减少中性粒细胞渗进乳腺, 消除炎症反应,以防损害其乳腺组织[141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