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山楂不同炮制品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2022-03-05 13:5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山楂是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l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血脂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高血脂既是一种疾病结果,又是一种病理性致病产物,故此,高血脂治疗越早,预后越佳。本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筛选出降血脂效果最好的山楂炮制品,对症的治疗高血脂,同时规范临床选药。通过实验方法,以大鼠为实验载体,分别灌服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提取物,测定大鼠的血液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值,通过比较数值,得出山楂三种不同炮制品中降血脂作用效果最佳的一种。本实验结果为生山楂的降血脂效果最为显著。
目 录
1绪论 1
1.1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山楂的研究进展 1
1.2.1山楂的鉴别 1
1.2.2山楂的分布 2
1.3.山楂的化学成分研究 2
1.3.1化学成分 2
1.4山楂的药理研究 2
1.4.1助消化作用 3
1.4.2降血脂作用 3
1.4.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
1.4.4扩张血管、降血压 4
1.4.5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 5
1.4.6改善心脏功能 5
1.4.7其他药理作用 5
1.5山楂的临床研究 6
1.5.1高血脂的介绍 6
1.5.2治疗高血脂症 7
1.5.3治疗脂肪肝 7
1.5.4治疗慢性盆腔炎 7
2.实验部分 9
2.1材料和仪器 9
2.1.1试剂与仪器 9
2.1.2实验动物 9
2.1.3山楂植物材料 9
2.1.4山楂的炮制方法 9
2.1.5大鼠基础饲料的调配 9
2.1.6大鼠高脂饲料的调配 9
2.1.7试验药品制备 10
2.2试验方法 10
2.2.1高脂模型的建立 10
2.2.2试验内容 10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2.3检测 11
2.3结果与分析 11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 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山楂,是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l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采收时令为每年秋季,采收果实后,切片、干燥即可。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1]是其临床常用的三种炮制品。山楂五味:酸、甘,四性:微温,具有消食健胃,化浊降脂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胸痹心痛和高脂血症等。
《丹溪心法》记载治疗一切食积的保和丸,目前在消食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方中重用山楂为君药,治疗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食积胃脘证;《证治准绳》记载,使用山楂取肉,有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的作用,主治脾胃食积证的健脾丸;众所周知的大山楂丸,众多知名药企:葵花药业、同仁堂、立效等均有生产;山楂与川芎、桃仁、红花等同用,可缓解胸胁瘀滞疼痛。与山楂助消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高度相关。
据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山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很有开发潜力。山楂本为一味使用非常广泛的消食药,价廉易得,消食效果好,近年来在降低血脂方面逐渐显示出优良的疗效,目前临床治疗高脂血症选用的山楂,生、炒、焦,不统一、不规范,究其原因是,哪种炮制品的降血脂效果最好,还缺乏针对三种炮制品的降血脂效果的研究,目前尚无有力定论。故本论文拟对山楂三种不同炮制品的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观察对高血脂大鼠给药后,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的降血脂效果,为山楂不同炮制品的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2 山楂的研究进展
1.2.1 山楂的鉴别
【来源】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egus pinnatifida.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摘,先切片,再进行干燥。
【性状】山楂是圆形的,外表面收缩,直径约1~2.5cm,厚度约0.2~0.4cm。 外表皮呈红色,有皱纹,有浅灰白色斑点。 肉色为深黄色至浅棕色。 中间横断面包含5个淡黄色果核,核多为分离和空心,山楂质量好,经常去掉果核。有些碎片可以看作短而薄的水果茎或花梗。气味芬芳,味道酸甜。
【鉴别】山楂粉末暗红棕色至棕色。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无色或淡黄色,类多角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9~125μm,孔沟及层纹明显,有的胞腔内含深棕色物。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内常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草酸钙方晶或簇晶存于果肉薄壁细胞中。
1.2.2 山楂的分布
山楂分布广泛,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省;陕西、江苏、山西等省也产。山里红均栽培,山楂多野生。
1.3 山楂的化学成分研究
1.3.1 化学成分
据目前文献报道,山楂主含有机酸、低聚黄烷类、黄酮类、三萜类、有机胺类、甾体类等成分,其中,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槲皮素、异槲皮素、山楂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等黄酮类及三萜类成分在山楂降低血脂的作用上能够体现显著的活性并有相关研究显示上述八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013%、0.0018%、0.0215%、0.0004%、0.0781%、0.0146%、0.3453%、0.0618%[1]。
降血脂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和黄酮类[2]。
以上药材采用光谱法,依据不同的官能团将其鉴别。
1.4 山楂的药理研究
临床降血脂多选用生山楂饮片,其消化油腻肉积起效快、效果明显。
炒后增强了消食化积、开胃功效,也可止痢[3]。《医钞类编》记载,炒焦后治疗泻痢腹痛作用增强,多单煎内服。治疝气疼痛,配伍橘核,荔枝核等[4]。
现代研究和中医临床应用中,含有山楂的方剂,对冠心病的治疗疗效较好,山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
唐世英[6]等动物实验结果指出,山楂黄酮为降血脂的有效成分。脂肪酸加速脂肪分解、促进胃消化酶分泌、调节胃肠道功能;山楂有机酸提高蛋白分解酶生物活性;山楂脂肪酶提高脂肪分解的速率。此外,山楂提取物可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