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病毒性肝炎的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2-03-05 13: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课题意在调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用药情况,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榆林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统计患者对肝炎知识知晓率、患者用药情况及患者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患者的购药大多来自医生处方。治疗方式最常见的是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最多的是益肝灵,用药周期长,少数患者存在频繁换药、忘记用药等不规范用药行为。本论文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发现患者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用药知识依然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肝炎患者出于副作用大、价格高等因素不按医嘱服药的情况较为突出,用药及药物来源的随意性大。需加大用药宣传教育,指导病毒性肝炎患者科学合理用药。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病毒性肝炎概述 1
1.2.1 病毒性肝炎分型 1
1.2.2 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 2
1.2.3 病毒性肝炎治疗现状 3
1.2.4 病毒性肝炎用药现状 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 病毒性肝炎的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7
2.1 调查内容 7
2.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7
2.1.2 调查问卷内容 7
2.2 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7
2.2.1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 7
2.2.2 病毒性肝炎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8
2.2.3 患者患病情况调查 9
2.2.4 病毒性肝炎患者药物知晓度情况调查与分析 9
2.2.5 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方式调查与分析 10
2.2.6 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药物来源情况调查与分析 10
2.2.7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10
2.2.8 影响患者服药的主要因素 11
2.3 讨论 11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5
附 录 17
致 谢 19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病毒性肝炎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问题,它严重危害中国人健康,在中国流传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1]。为了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中国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基础上,实施了全面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榆林市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电话调查,总结患者用药情况、患病原因、患病类型、用药副作用等情况,并结合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对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从而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提高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
1.2 病毒性肝炎概述
1.2.1 病毒性肝炎分型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主要由各种肝炎病毒造成的肝病引起。它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其中,最常见的是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通过粪便途径传播,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和饮用被污染水源都很容易引发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尤其是食用未煮熟的海鲜。乙,丙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使用受感染的注射器和各种血液制品很容易导致这些肝炎的爆发。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甲型肝炎一般为急性肝炎,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为慢性肝炎,容易引发肝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可被动免疫,主要用于暴露于HBV的易感患者以及母亲和被HBV感染的新生儿[2] [3]。病毒性肝炎的具体分类信息见表1.1。
表1.1病毒性肝炎具体分型信息
病毒类型
HAV
HBV
HCV
HDV
HEV
HEV肝炎类型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戊型肝炎
病毒大小
27—32nm
42nm
30—60nm
35—37nm
27—34nm
病毒性质
小RNA
DNA
单链RNA
缺陷病毒
单链RNA
主要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密切接触、输血、注射
密切接触、输血、注射
密切接触、输血、注射
粪口传播
潜伏期
1445天
60—120天
2—26周
4—20周
10—60天
主要发病机制
细胞直接损伤
免疫损伤
免疫损伤
免疫损伤
直接和免疫损伤
转成慢性肝炎

5%—10%
>70%
<5%
一般不转为慢性
发生肝癌





1.2.2 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
在21世纪,公共卫生在全球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传染病被发现,但病毒性肝炎是所有传染病中范围最广也是最可怕的。 病毒性肝炎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发病率高,病情广泛,有很大的危害性,长期以来一直是需要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全球大多数感染性疾病都保持着低发或下降的趋势,但病毒性肝炎作为一种传统的感染性疾病依旧在全球大多数地区肆虐[4]。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流行面广,对全球公共安全治理危害极大[5]。目前,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国重大传染病的重要防治病情之一[6]。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报告22,000例甲型肝炎,9300万人患有乙型肝炎,3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1000万例慢性丙型肝炎,27000例新发戊型肝炎[7]。 在病毒性肝炎方面,在法律传染病报告中,2005年至2014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20万至140万[8]。
1.2.3 病毒性肝炎治疗现状
到目前为止,除急性起病外,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预后良好,而乙型肝炎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病毒性肝炎控制的方法仍主要是预防;近年来丙型肝炎虽然在治疗药物的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它已通过标准化治疗得到治愈。然而,由于其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可能是无症状的,确诊难、患者患者基数大等问题依然严峻[9]。丁型肝炎通常并发乙型肝炎。单独治疗丁型肝炎并不是有太大的意义[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