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银杏果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2022-03-05 14: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研究以银杏果为原料,选用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正交法优化微波辅助法,研究液料比、微波功率、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四个因素对银杏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料比为1:50,微波功率为600w,萃取的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9min的时候银杏果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5.21%。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银杏果多糖提供依据和方法。
Key words: Ginkgo fruit; Microwave; Polysaccharide; Orthogonal experiment 目 录
1 前 言 1
1.1 银杏果的概述 1
1.2 银杏果的化学成分 1
1.2.1 蛋白质类 1
1.2.2 内脂类 1
1.2.3 银杏酸 2
1.2.4 黄酮类 2
1.2.5 淀粉类 2
1.2.6 多糖 2
1.3 银杏果的药理作用 2
1.3.1 杀菌抑菌的作用 2
1.3.2 降压作用 3
1.3.3 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3
1.4 银杏果多糖的研究 3
1.4.1 免疫调节作用 3
1.4.2 抗肿瘤作用 3
1.4.3 抗衰老作用 3
1.4.4 临床效用 4
1.5 多糖的提取方法 4
1.5.1 水提法 4
1.5.2 酸碱提取法 4
1.5.3 超声提取法 5
1.5.4 酶解法 5
1.5.5 微波辅助提取法 5
2 研究方法 6
2.1 材料与试剂 6
2.2 原料的预处理 6
2.3 标准品的制备 6
2.4验证实验 7
2.4.1 精密度实验 7
2.4.2 重复性实验 7
2.4.3 稳定性实验 7
2.4.4 回收率实验 7
2.5多糖提取率的计算 7
2.6 单因素实验 7
2.6.1 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7
2.6.2 微波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7
2.6.3 萃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8
2.6.4 萃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8
2.7 正交实验 8
3 结果分析 10
3.1 标准品制备的结果分析和线性关系 10
3.2 验证实验结果分析 10
3.2.1 精密度实验结果 10
3.2.2 重复性实验结果 11
3.2.3 稳定性实验结果 11
3.2.4 回收率实验结果 11
3.3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12
3.3.1 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2
3.3.2 微波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2
3.3.3 萃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3
3.3.4 萃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14
3.4 正交实验的结果 14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 前 言
1.1 银杏果的概述
银杏果又称生白果为银杏的种仁,因为它的外表为白色所以我们也经常称银杏果为白果。一般在九月份到十月份左右成熟,我们国家银杏种植广泛,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70%[1]。银杏的分布很广,自然水平分布以东西分布距离最长,分布方向也随着维度的变化而变化,维度越高银杏的分布越趋向于东部沿海,维度越低银杏的分布越趋向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区。
银杏果味苦、苷、涩、有毒、性平[2] ,银杏果既可作为药品也可作为食品,这是因为银杏果具有特异性的化学成分和丰富的营养成分。目前,已经发现的化学成分有一百六十多种[3]其中主要有蛋白质类、内酯类、银杏酸、黄酮类、淀粉类、多糖。在食用上银杏果口感清香,炒制过后的银杏果毒性降低但不能食用过多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目前,对银杏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酯类、黄酮类、淀粉类等,对于银杏果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
1.2 银杏果的化学成分
1.2.1 蛋白质类
根据银杏果的蛋白质类物质在不同的溶剂当中呈现的不同状态可以进行相关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以及碱溶谷蛋白等。其中清蛋白占到了55.78%,而球蛋白占到了51..31%,比例最小的为醇溶蛋白占比为1.21%,碱溶谷蛋白和复合蛋白总共占到了7.96%。通过比例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银杏果的蛋白当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清蛋白和球蛋白。
1.2.2 内脂类
银杏果内脂就是银杏果表面上的那一层果油,但是银杏果中果油的总量根据地区和品种的不同是有所差异的。银杏果的油脂饱和度并不高,进行萃取皂化可得出三十种脂肪酸,其中主要的构成部分是油酸和亚油酸。
1.2.3 银杏酸
一般指含有一定量的烷基酚和烷基酚酸类化合物的银杏酸。因为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造成过敏或突变,所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对这两种成分的提取进行了严格的把控。现在研究出的银杏酸主要是含有白酸以及氢化白果亚酸和白果新酸这三种酸性成分。
1.2.4 黄酮类
呈游离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于大多数的植物中,黄酮类的成分主要存在于银杏叶中,银杏果中黄酮的含量是很少的,并且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中黄酮的含量也不同。
1.2.5 淀粉类
主要指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是多羟基醛或者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呈颗粒状层状结构不明显,可以供给和储存能量,是人体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但摄入过多会导致发胖减肥者慎食,自然界的生物物质中碳水化合物占大多数,植物中的最为最丰富在银杏果中淀粉的含量占干重的50%60%。
1.2.6 多糖
多糖是一种由多种单糖所组成的糖类物质。不可形成结晶,不溶于水无甜味,没有变旋性和还原性,可形成胶体有旋光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据对其他植物中多糖的研究发现多糖还有抗病毒[4]、抗氧化[5]、抗肿瘤[6]、抗炎[7] 、免疫调节、降低血糖等药理活性。例如丹皮多糖[8]、香菇多糖[9]和紫菜多糖等[10]。
1.3 银杏果的药理作用
1.3.1 杀菌抑菌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69409.html